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二十 (第2/3页)
,看着李明的目光,直似看着当年仅三岁龄,便会捏着朱笔书“赦”字的李治一般,爱惜不胜。
长孙无忌便心中冷冷一笑,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也淡淡一笑,摇头不语。
……
片刻之后,太宗见李明困顿,便着明安送他回照顾他的燕德妃处,良久,才对几位辅弼重臣笑道:
“如何?朕这明儿,可也是个聪慧的呀!”
禇遂良欲言,便被长孙无忌抢了话,笑道:
“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子,这般聪慧,当真是颇有当年淑妃娘娘,孝恭帝女之风啊!”
太宗本来正自得意,听得长孙无忌这话儿,一时也没反应过来,只当他在夸奖李明。然而不过一瞬,他便立刻明白过来,黑了脸,眯了眼,看着长孙无忌道:
“辅机,你什么时候说话,也这般拈酸带刺儿的了?明儿不过是个孩子!”
房玄龄在一侧悠悠开口道:
“正因为是个孩子,才说他当真是聪慧呢……想当年以主上之能,也不曾七八岁,便喜爱读国策这类书……更莫说能做那般深刻之问了。”
太宗心中一动,然而终究不甘心自己儿子被这般说,便道:
“辅机知道,朕自小便是个大惫懒,再不喜读书的——若不是先帝殷勤教诲,先后严格督导,加之辅机作陪,无忧又爱书……
朕这一辈子只怕都不爱那些书卷的。
可是朕那几个孩儿……不说别人,便是承乾与青雀,那也是三四岁上,便开始习书了!更莫提未及周岁,便是无忧念了书方肯入睡的稚奴。”
长孙无忌便不语,房玄龄乃笑道:
“主上也说了,这是故太子,顺阳王(青雀有所迁位),还有当今的太子殿下呀!
那可是跟着日日手不离卷,逢书必爱文史的主上与娘娘,这才淘得这等好习性……
可是这十四皇子……主上,恕老臣直言。淑妃娘娘生前,确是与皇后娘娘一般,颇爱书画,且也稍通文史。
可十四皇子并不是自幼跟着淑妃娘娘的吴王,始孩(三四岁)便丧母,虽然这些年,跟着贵、德二位娘娘,没少学长进。可主上,贵、德二位娘娘,却究竟都是喜爱女红针线多过书卷的女人家,哪里会日日观书?
再者,便是日日观书,哪里又会去看这文史一类?
主上,这可不会是纪、越二位殿下所教的吧?主上当知,自淑妃过世后,这两位殿下,几乎便不曾与淑妃娘娘所出的几位相打交道——哪怕是在这一殿里住着。”
太宗何尝不知,当年杨淑仪死时,诸殿中人,对这淑妃所出几子如何态度?于是便明白了二人意思:
“你们是想告诉朕,今日明儿来,是有人教的?”
长孙无忌这时才开口道:
“主上英明。若非如此,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如何便可读透国策?如何便能问出那般连博学大儒也未必问得出的问题?”
太宗想了一想,却道:
“或者他来问朕,却是那师傅有意教他卖弄。可他之慧,却非有假。”
房玄龄闻言,便道:
“那主上,可是要封这十四皇子一个王位了?”
太宗一怔,便随口道:
“孩子大了,是当封。”
长孙无忌便紧跟上去道:
“那臣便请主上恩准,十四皇子封王之后,立时赴封地就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