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三 (第2/3页)

乃无奈以毒酒入腹死。

    长子广宗性弱,悲泣不成。次子弘业却以书表告之太宗,道宪司之事。

    太宗闻之,怒,乃着一众宪司尽皆入囚,又叹泣秘语与近侍王德道:

    “朕何尝不知刘洎之死,实属奇冤?

    然他即为臣,却不知事主之理。心中只存自己所谓之大义。竟将一国之储置于无地。百官之中除马周外,更再不得一臣之喜……

    如此为臣,便是过了耿直,朕若强用之,便是稚奴仁厚忍之,诸臣何能忍?无奈,实属洎自取灭亡尔……”

    王德闻之亦叹,太宗怜其二子,乃特许不发罪,仍原职续用。刘府亦不移改之。

    贞观二十年正月。

    元正日。

    东都洛阳,芳华苑。

    太宗身体不安,兼之高丽之征颇有损失,乃着旨内外,不可大操大办,以增百姓之苦。内外皆服。

    是故乃于元正日夜,太宗席宴于显仁宫内,以慰诸王诸妃。

    依礼,太宗诸妃当与太子诸嫔分堂上下而席,然太子妃王氏身为正妃,乃特许得随太子李治同席堂上。因故,得见太宗诸妃。

    一入内,她之目光,便牢系太宗才人武昭身上,再不曾移离片刻,容色更雪白一片,直似白纸一张。

    太宗与诸妃尽皆讶然,太子李治更心有不安。

    太宗乃询太子妃道:

    “儿妇却识媚娘?”

    太子妃闻太宗相问,方知失礼,乃微敛容色,叉手为礼道:

    “妾在家中时,尝闻宫中有一女,容色殊丽,舞艺惊人,谓之媚态可倾城,娇语可倾国,今日一见,可见流言不虚。妾贺陛下,喜得美人。”

    太宗含笑赏,太子大不自在。

    媚娘才知,眼前这名端丽女子,便是太子李治正妻,心中亦是恻然,与太子李治目光微有交接之处,便急闪之,后更复以酒浇愁,不时便醉。

    身边充容徐氏知其心事,乃急告太宗道媚娘颇有醉意,请准扶之休息,太宗准。太子妃闻得此女言语,知其乃为武昭姐妹,特意细细端详,更仔细审视半日,却不知一切皆落入一旁太子李治,与正座太宗之目光中。

    太宗太子父子二人,皆颇不喜其目光。一旁贵妃韦氏、德妃燕氏视之,乃皆于心中暗叹:

    此女聪慧,然却终究不得良果尔。

    徐充容送毕媚娘,奉召回宴,方方坐下,便得太宗垂问媚娘之事。徐惠乃含笑以告,太宗颇怜,正欲招手示她上前,便见下堂太子良娣萧氏侍女玉凤匆匆来报,道萧氏竟一忽昏倒。

    太子李治闻言大惊,急忙请明太宗,下堂视之。

    果然下得堂来,便见萧氏昏迷不醒。

    李治颇爱萧良娣,便立时着传太医。

    然太医入内,皆不知其症何为,只道似有气血不华之症。太子李治乃亲着人扶萧良娣入东宫正殿自己居处,以顾之。

    太子妃闻之,心中暗恨。

    是夜。

    太子李治回正殿,问萧良娣病疾,良娣乃泣伏于李治胸怀道:

    “妾红期已迟,当是再得喜音(就是怀孕)。然此番昏倒,却非因此之故。妾素强健,只怕有心人。”

    李治闻之,亦惊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