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二 (第3/3页)
太子妃王氏,居明德院。
良娣萧氏,居流芳院。
良媛郑氏,居永乐院。
承徽杨氏,居丽景院。
昭训刘氏,居飞英院。
诸事体当之后,太子李治又着诸嫔侍各携子女入内谢太宗恩。
太宗乃得见诸孙,欢喜不胜,尤爱长孙李忠,更携入怀中,亲呵备至。诸嫔侍心中暗忧。
诸事安定,太宗乃语告太子李治道:
“儿今已为人父,虽父皇不欲儿长离身侧,然儿不在,孙儿们更加寂寞。今日起,儿可一日于内,以慰父皇之心,一日于东宫,以慰诸孙之心是也。”
李治受诰,乃依从,且因心中颇喜良娣萧氏之故,每十日中,总有七八日宿于萧良娣处,余下一二日,总因诸事所扰,诸嫔颇有怨言。
太宗闻之,乃私告李治道:
“治国者,当治家也,儿不当如是。”
李治又受诰,自即日起,乃均分雨露于流芳、永乐、丽景、飞英四院。唯太子妃明德院处,不常入之。
太子妃素性沉稳,不多言语,然其身边宫人,颇为不平,更怨恨其中最受宠爱之流芳院主人萧良娣。
萧良娣亦怨恨太子妃――原因无他,乃其从永乐院郑良媛处知,太宗之所以告诫太子治,平分恩宠,乃太子妃王氏身边宫人怜奴秘告。
良娣暗思,若无主人意,贱奴岂妄行?更加怨恨太子妃。于是颇多暗中手脚,屡屡欲于太子治行幸明德院时暗中使绊。
然皆不成。
萧氏怨恨,更起疑心,乃暗查之。
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十七。
洛阳。
芳华苑。
流芳院中正殿内。
衣着贵丽的萧良娣慢慢地饮着茶汤,听着后殿传来的阵阵女子惨呼声,表情一派漠然。
片刻之后,近侍玉凤匆匆奔来:
“主人。问出来了。”
“哪一院的?”
萧良娣头也不抬,只任珠摇遮了桃花面。
玉凤上前一步,轻轻道:
“那贱婢,却是丽景院的。”
萧良娣微一皱眉:
“丽景院?”
“正是,听那贱婢道,丽景院那杨承徽,说起来,却原来也是与明德院那位颇有些渊源的――这杨承徽之父,正是当年被贬为婕妤的那故淑妃,杨氏玉婉的堂兄。
当年陛下下诏,原本是不允这杨承徽父亲再入朝的。可因着太原王氏所助,他竟得了陛下宽恕,得个闲官,还奉了女儿上来……
是故,这杨承徽,可是听着太子妃的话呢!”
萧良娣便冷笑:
“之前的事,本宫便觉奇怪,那刘昭训受了本宫的赏赐,这等小事,怎么那般快便传到王氏的耳朵里了……
原来是这个贱人在后面作着呢!”
玉凤咬牙道:
“想当初,咱们还对她不错呢……主人,咱们可要收拾了这杨氏?”
“不必急于一时,且留着她,说不定日后还有些用……对了,殿下今日在哪一院?”
玉凤犹豫片刻,才道:“明德院。”
萧良娣咬牙:“不成……不能再这般下去……玉凤,之前着你办的事,可办好了?”
玉凤点头:“办好了。”
一边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来交与萧良娣:
“这便是那宫外所进之方――主人只要在殿下幸前服下一剂,幸后三个时辰之内,再服一剂,便可一举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