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欲伐楚,焉可止之三十 (第2/3页)
时三刻。
太宗军帐中正审军情,忽有刺客二人行刺,太宗惊怒之中不及躲避,竟胸前肩胛骨处受一剑,乃以手止血,急取剑与之搏。王德欲急呼救驾,却为另一刺客堵口,且欲引剑杀之。
然剑光方一闪时,死躺于地上的,却是那刺客。王德立时不顾其他,先放声高呼救驾。
帐外,负责守护太宗帐驾之尉迟敬德闻之,急忙奔迤入内,却见一身着银衣之青年剑客,以精妙绝世之剑法,竟替太宗挡去大半攻势。
尉迟见状,惊怒交加,便上前欲助其一臂之力,太宗遂着尉迟,务必保住刺客性命,以问出主使之人。
然刺客一见事已不成,竟自咬破口中所含毒丸而死。
刺客死,太宗上前,瞠视良久,乃着那银衣青年——便是太子李治之近侍,近年号为天下第一剑客,李靖与红拂女之次子德奖,上前查验一番。
德奖依言,乃除其外衣,现高丽部之纹身等物。德奖讶然,太宗沉默,尔后,忽然昏倒。
诸将登时大乱,急诏军医入内诊治,方知刺客剑上有毒,太宗竟一时中毒。
尉迟闻之,当下便着人传李绩,长孙无忌等入内。
不多时,二人入内,三人密议后,乃道此事不可外传,以防动摇军心,长孙无忌更着令德奖留此护卫太宗,以防为太子李治所知,恐其忧乱出事。
德奖无奈,只得应之。
后太宗虽经医治,毒稍有清,然余毒未尽,又逢战事再起,便竟强撑着至战场观战。
诸臣劝阻不得,只得着德奖与医士随行而护之。
……
贞观十九年九月初。
因江夏王李道宗依太宗之计,筑土山以逼安市之时,足受伤不得行,难以勤巡之故,部下果毅傅伏爱擅离职守,竟致道宗筑山逼城之事不成,且更使土山为高丽守军所夺,更堑而守之。
太宗闻之,震怒,乃着将傅伏爱斩首示众,更着诸将务必夺回土山。然土山上高丽守军优势已成,连攻三日不得。
道宗乃赤足行至太宗旗下,白衣请罪,太宗因其破盖牟与辽东之功,不予罪,又道:“卿时有足疾,难为之,自不当罪。”
道宗伏谢圣恩。
后,辽东因地处东北,寒霜早降,草枯水冻,加之唐军军粮将尽,补给不足,又逢军中有疫,将士多有染之,不可久留。
太宗本人亦因肩中毒伤未清,身体日渐不良,遂受长孙无忌与李绩、尉迟之劝,乃于十九日,先行赐安市城主杨万春绫缎百匹,以其坚守为感。杨万春闻之,既诧亦叹,乃登城拜谢。
太宗于马上遥领之,又当下着旨,班师回朝。
杨万春乃感于大唐天子之威德,竟于城上伏拜唐军,遥送其归。
贞观十九年九月二十。
太子李治身在定州,终得近侍李德奖密报,道太宗竟中毒箭,身负毒疮,班师之时便昏迷不醒。心中大惊,乃率镇守定州诸臣亲至幽州接奉太宗之驾。
更于同时,急着内侍德安,亲赴长安,请药王孙思邈前来医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