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欲伐楚,焉可止之二十一 (第3/3页)
太宗乃亲审其罪。韦挺初起百般求告,又道副使崔仁师明知运夫逃走之事,竟不上奏之事欲得脱罪。
太宗闻之益鄙韦挺其人,然其告之,不得不罚,遂罢韦挺、崔仁师二人之官,又令韦挺以白衣之身(就是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普通人)从军效力。
朝中上下闻,乃知太宗意欲亲征高丽之心,已决也,皆忧之。
……
贞观十九年二月初二。
沧州刺史席辩因赃污银千余两(就是贪污了千多两白银的意思——这个数字我不确定,只是看到有这么一种说法就用了)之事,依律当斩。太宗遂依众臣之议,乃下旨,着朝集使亲自前往刑场观看,且当众斩首。
一时,百官自以为慎,不敢妄念。
贞观十九年二月初三夜。
显仁宫配殿中。
李治身着寝袍,看着宫外房玄龄所传秘书,半天才叹道:
“房相还是看不开。”
德安便道:
“殿下……”
“房相还是想保刘洎,竟然告诉我,他会请尉迟大人上表请父皇止征……唉!都说我柔善。可现在看看,这些年房相却是越发柔善胜我了。”
李治摇头苦笑,将纸条在灯上点燃,烧了丢在一边火盆之中。
德安便道:
“可德安觉得,这尉迟大人,说不定……”
“尉迟大人的确是父皇最宠爱的臣子。可是此番父皇之气,非他可解。还是那句话,要么复了魏大人清名,两相比较之下,父皇自然会厌弃刘洎,或贬或诛,都是后事。要么直接杀了刘洎,父皇此番出征,自然会见好便收,不执意冒进……
是故,这刘洎是必要死在父皇手中的。只是房相始终舍不得父皇的名声罢了。”
德安却不解:“若是若不得主上的名声,那便依了殿下,复了魏大人清名也可呀?”
“此计太难,毕竟只能在父皇行军受阻之时方可行谏。再者,魏大人之事,皆因禇遂良起。禇遂良之所以这般做,不过是因为舅舅不喜欢魏大人。房相平日里自处尚难,何况与舅舅相争?
他是不愿意得罪舅舅的。”
李治摇头:“他对舅舅与舅舅身后关陇一阀的畏惧已然成疾——否则,只怕以他之才干,以他之忠诚,实在比舅舅更适合成为众臣之首辅。”
德安闻言,也默默然。
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二日。
太宗诏告天下,不日将亲率大军,自东都洛阳发兵,征讨高丽。
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七日,太宗又诏告朝中道:
“朕自定州发兵之后,便由皇太子治监国,诸臣当尽心为辅。”
时有开府仪同三司仕尉迟敬德上奏道:
“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又随在定州,长安、洛阳两地心腹空虚,臣恐有杨玄感(隋朝末年第一个起兵反祟的,大家看前文就知道了。)之变。
再者高丽不过边隅小夷之国,不足以使陛下亲自操劳,臣请以偏末之师(一支普通的部队)征之,指期可灭。”
太宗不听,且又以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使其从军而行。
房玄龄闻之,乃心中暗叹李治知机至此,遂定心依李治之计,以求止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