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返太极,风波似平三 (第2/3页)
一月初。
太极宫。
甘露殿。
稚奴是带着一脸怒气回来的。
看到他这番模样,正在写字的安宁颇为惊讶——自从哥哥前些日子着父皇准,可入内听些朝事之后,她便不再呆在太极殿后殿了。
没有哥哥在,实在听着也无什么趣味。
“怎么了哥哥?”
“哼!那起子小人!看见父皇这些日子,不常去见大哥,便争先恐后地上奏大哥失德……浑帐东西!”
稚奴越想越气,着怒拍一下桌子,竟震得桌上东西全部都跳了起来。
安宁见他如此,终是笑了——自从母后去世后,哥哥便日发老成起来。使得她与父皇多有担忧,忧他老成过重,思虑过多,终是不能成事。
如此见他如此,便放下笔,上前来好言劝道:
“哥哥,你若听我一言,那从今日起,索性便也如四哥一般,称病不朝罢!横竖你也才将元服,还不曾冠礼,父皇也不曾勉强过你。何必这般?
再者,有你在,大哥于朝上,总是会思虑颇多,不愿你看到一些他不想让你看到的。是故,你在,大哥反而不能发挥自如。”
安宁这一劝,却也劝中了稚奴的心思——他本就无意于政事,这几日也是因为媚娘受屈,他欲起而治之才勉强跟了几日。
于是点头道:“说得对,德安,你等会儿拿了我的奏疏去请父皇的准,就说我这几日跟着上朝,感觉身体不适。且又有了抄录史卷的责任在,便不去上朝了。”
“是。”
……
太极殿内。
尚书房。
看了稚奴递上的疏本,太宗叹气笑道:
“什么身体不适,又要抄录史卷……他这是在找借口逃朝呢!朕得治治他这个懒毛病!”
“主上,算啦……孩子还小,咱们不能一下子就让他对政事感兴趣啊!”长孙无忌闻言,便笑吟吟劝。
不止是他,就连同列席位的诸人也是一番劝。
太宗见状,含笑道:
“还真有人与他说好话儿……罢了,他才刚元服,未行加冠礼(元服与冠礼本是一个意思,但在这里,为了故事方便,我就把它拆成两个礼,请大家明白,谢谢!),说起来,也的确算是一个小孩子……由他去罢!”
诸臣含笑应之。
看着德安走了,太宗才又问道:
“却不知侯君集,此刻到了哪里了?”
“启禀陛下,侯将军已然到了碛口,且前方有消息传来,道那麴文泰,闻得我大唐大军已至碛口,竟然惊吓而死。”韦挺起而道。
太宗哈哈一笑:“他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这般无用?”
“陛下英明,这高昌须末小国,鼠目寸光,如何看得清楚这天下之势?”韦挺又道:“只不过……”
“什么?”
太宗见他如此,便心知其意有所指,问。
“只不过臣日前风闻,这侯将军似曾放言,此番攻打高昌,一为国家,二为社稷,三为自己……陛下,臣素闻侯将军颇有喜黄白之物之名……”
太宗闻言,微一笑道:“风闻是什么?风闻便是传言,不足取信。好了,一些小事,不提也罢。不过朕倒是听说一件事,日前把稚奴也气得不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