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千官相望八 (第2/3页)
此一双宝钏,谓但愿我可如此物一般,为王爷左右尽忠使用。今得见才人如此人物,当共享之……才人莫辞……花言此物还有一意。”花言见她欲推辞,便道:“算一算,那海内大朝会的始日,只不过七日了。七日后,以才人姿容,王爷巧制,无论才人着这凤羽罗衣舞何曲,都必引得天下惊动,诸邦拜服,此乃为我大唐扬威立名的大好事。只是,宫中人心诡测。必然有那些小人见不得才人如此,会拿了凤羽罗衣与这丹羽凤履作由头来发难……
凤羽罗衣倒还好说,终究新制,只要王爷说一声为求父皇开心,大唐立威才赠与才人便可。
可这丹羽凤履却是主上当年亲赐于娘娘的封宫宝物,娘娘在世时尚且不舍一试,何况如今。但这凤羽罗衣,若不配上这丹羽凤履,却是再也无他履可配。
说起来,终究是王爷不慎,竟致才人如此两难之境。所以,花言才将此物送与才人,且回甘露殿之后,便会请王爷将当年皇后娘娘昔年得于前朝南阳公主手中,又经过一番改制的金凤明冠请出。大朝会上,明冠,羽衣,宝钏,凤履……一备齐全,一来可说是光耀大唐女子之名,二来,花言也可借言,是王爷做此巧思,为求主上欢心,才将娘娘宝物请出,又求了擅舞的才人来着上,为我大唐生辉……想必,到时再无人可说才人一个不字了。”
媚娘闻得花言如此心思,感激不尽,只得收下。
贞观十三年五月初一。
大唐。
长安。
得今上旨,今日起……
海内同朝,天下共庆。
长安城门开,五色十幡,旌旗摇动,车马如龙,行列如蛇,逶迤百里,人流如川而有平缓推进之势;车马如潮却如雷声整齐。
人行处,马过时,长安为之震动。
太极宫。
太极殿前。
罗伞林立,华盖云顶,旌带摇风,幢幡遮日。
大唐百官,东西文武,各安其位。一千八百金吾卫镇立太极殿玉阶,四千五百羽林卫安守太极殿周侧。
太极殿玉阶最下一层玉台之上,司空长孙无忌为首,房玄龄,魏征,禇遂良,李孝恭,高士廉,尉迟敬德,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张亮,候君集,程知节,唐俭,李绩等凌烟阁二十四臣列,遂排立于左右。
太宗因念诸公辛劳,特赐诸公各五品立刀金吾戌卫二人侍卫,掌扇女官一人侍扇,提香(提着香炉,一路熏香的)内侍一人侍香,奉衣(侍候衣帽的)女官一人侍衣,净座(拿着拂尘打扫坐下的地方)内侍一人侍座,各取其位,从立之。
诸公捧圭,昂然向天而立,俯视承天门,受海内诸国使节来贺之礼,代大唐皇帝行回贺之仪。
玉阶最下,广场之上,则从六品以上各品服色文官百零七,武官各品服色百零九,皆持圭,安立。后着太宗念之辛苦,赐文武百官列四侍(就是以上所说的四种侍人)各七十二数,从立之。
诸国使节,不一而同,于长安城外驿馆纷纷而至。着长孙无忌与诸公迎之,且各点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出列前行,代大唐皇帝旨,引诸国使节入各所在,更取点各国贡礼。
一应事端毕,忽闻礼乐隆隆而来,却是太宗驾到。
先导仪卫先至,开道数驾,首番旌旗为太子承乾,随之魏王泰,有仪无驾(青雀有事不在……),随之吴王恪,随之齐王佑,有仪无驾(有仪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