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成宫内,阴云重重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九成宫内,阴云重重七 (第2/3页)

终不敌前朝余孽心计,竟也利用于她,一步步隐入内廷,继而谋刺。

    事败后,杨氏玉婉惶惶不可终日,却因此被**一宫之郯王生母,王姓宫妇窥破其机。

    王姓宫妇深恨此女当年因无子,便强行过继爱子,且不允母子二人相见。又在自己身怀有孕之后,有意弃子于不顾,且还害了郯王。于是当下拿了杨氏与外臣通信为证,向长孙皇后密告之。

    长孙皇后得知大惊,急忙令人请太宗至大宝殿。太宗至,知为杨氏所行,大怒。长孙皇后以自己柔懦昏德,竟险些置大唐江山于险地之罪,求废号,只留后位。太宗坚不与允。且更召入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要臣,同商此事,共勉皇后。

    因众臣所请,又兼之六宫诸妃知事,俱前来抚慰后心,太子承乾与越王青雀,更欲以身代母受刑。长孙皇后这才罢了自己废号之请。

    太宗因此更怒杨氏,当场斥令内侍监拿了那杨氏来,欲行之问罪。谁知,那杨氏一见自己信件丢失,便知死期已至,遂更不愿牵连家族,自行了断于宫中。

    太宗与皇后闻之,皆恻然,念其育龙子之德,且留其全尸,仍留婕妤号,令且葬于皇陵东南。其家族因皇后故,无罪。然全家为长孙无忌所忌,终究迁离,后其弟辗转,弟孙终落于蜀州,生女杨玉环……

    此乃后事。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子承乾纳妃苏氏,太宗与长孙皇后大悦。然半年后,高祖李渊、长孙皇后生身母赵国太夫人高氏双双百年。太宗长孙皇后大哀,几不成人。

    长孙皇后旧有气疾,今因此二事,气疾复发。皇后病重。

    ……

    是年重阳。

    今日本为太宗携皇后长孙氏,率文武百官同贺重阳,并共饮菊花酒之日。

    然长孙皇后晨起时,便又是一番不适。太宗本欲着太子代行,却又被长孙皇后劝不可溺于**之事,只得陪爱妻服了药后,便允诺早早归来,令幼子稚奴与一众宫人侍奉好娘娘,有事急奏之后,恋恋不舍而去。

    ……

    宫中,现下已然只剩下捧着书卷的稚奴与倚于床上,看着稚奴的长孙皇后了。

    “母后,稚奴实在不明白。”时年八岁的稚奴,终究忍不住道:“母后为何这般忍让?您可知,此次父皇因为没能与你同行,便不得不应了那韦挺之言,请了贵母妃同行啊!甚至,甚至还有人在说,说如果母后……那将来之后位,便要传与贵母妃,或者是去年刚刚得了封的淑母妃了!”

    稚奴口中所说的淑母妃,正是去年刺客一事后,太宗得长孙皇后力排众议,立为淑妃的前朝帝女杨淑仪。

    “傻孩子……你担心这些做什么?倒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