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中毒,稚奴受惊四 (第2/3页)
便脸色一柔,起身迎上前,先是抱了依然一脸呆滞的稚奴来看,又叹息一声,才半扶半拥着爱妻肩膀,缓缓行至君位坐下,且又平了几位起身行礼的舅父高士廉,与妻舅长孙无忌,一众老臣们身等,令他们坐下。
“梓童,你怎么不好好休息,却这般来……”
太宗想了半日,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说了这么一句不咸不淡的。又看看怀中爱子木然的脸色,心下大痛,眼眶也微微发红。
长孙皇后强打精神,笑道:“臣妾若是不来,只怕陛下便要将那无辜杀子的名号,担在身上了。”
闻得长孙皇后此言,青雀如何且不说,下面几个老臣们便一个个愤愤然起来。
“皇后娘娘!老臣房玄龄,有一事请奏,不知娘娘可准否。”面如冠玉,须美如丝的房公,头一个便出来行了大礼。
长孙皇后道:“本宫最喜听得房相有奏四字,请。”
“娘娘,臣等一众,自秦王府便追随陛下,自然比外边那些只闻娘娘贤名的人,多知道娘娘一些。所以,臣等亦知,今日娘娘前来,必然是要为那梁王母子求情。
然而娘娘,您虽为大唐之母,统领六宫事宜,又是德言容功,无一不堪当世之表,可恕臣直言。娘娘此行,却是不该。”
长孙皇后笑道:“为何不该?”
“娘娘,虽然太子殿下为您亲生,此事又涉及晋王殿下,于情于理,您都理当有所意见。然以娘娘仁德,如此大事,如今前来,必然是要求陛下饶过梁王母子性命。
娘娘,臣以为此事不可!一来,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梁王此举,已然是谋逆之罪,确凿无误,连他本人,也供认不讳。娘娘实在不必怜这等行如此**不如恶行之徒。
二来,娘娘,你如此做,若太子殿下日后醒来,只怕也要对娘娘您心生不满,只觉得您过于宽容了。
三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李谙此行,已然犯下死罪,娘娘若执意求情,只怕反而是有无视纲常法纪之疑啊!”
这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便是太宗,也道:“梓童,朕知你一向宽容仁善,也一向愿意以好心思看他人恶行。然而此番之事,牵涉到江山社稷,朕不能再如你所愿。”
长孙皇后不语,只是轮流看了太宗与诸位大臣,以及立在一边的爱子青雀一看,见到的,却都是一张张坚定的表情。只有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太宗怀中稚奴一样,木然一张脸,不知所思。
长孙皇后淡淡一笑,敛起眉眼,道:“既然本宫心思,已然为诸位卿家所知,那不知可否先听完本宫所思,才做决定?陛下,你看如何?”
众人都只得道愿闻其详。太宗也无奈点头。
“陛下,诸位卿家,本宫年幼在家时,曾闻得一句话‘天下至福,莫过家和族睦,父慈母爱,兄友弟恭。但得如此,便金刚可断’。故而,本宫日后,也时常以此言为戒,努力与**诸姐妹相处和睦。
为何?只因本宫深知,唯有这**之中,一家俱和,陛下方能专心理政;唯有家和,众卿家方可无忧治事;唯有家和,大唐才能繁兴昌盛。
诸位卿家,太子与晋王,都为本宫所生。现下一伤病一惊迷,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