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营计二 (第2/3页)
太宗目光一顿,良久才叹息:“罢罢……便如此罢……只是,又要让你担上些儿委屈了。”伸手,轻抚爱妻面颊。
无忧笑道:“既为凤郎,虽计虑至死亦无悔。”
不日,太极宫内传出消息,长孙后闻得前朝通事舍人郑仁基之女郑氏温婉美貌,兼之贤良淑德,可为妃,遂请太宗旨,册为充华。
诏已施,册封使已行之太极殿门,左右忽传,道魏大人有事奏请陛下。
太宗宣,魏征入,奏道请治郑仁基欺君之罪。
太宗大惊问何故。魏征乃道:“郑氏女先许适陆氏子,而今闻得天子欲适之,尝不言前适陆氏,何不为欺君之罪?”
太宗大愧,魏征又道:\"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
此人主之常道也。
那郑氏之女久已许人,陛下取之不疑,无所顾问,传之四海岂为民父母之道乎?
臣恐亏损圣德情不敢隐。\"
太宗闻之,立手诏答之,且更深自克责,遂停册封使,令女还旧夫。
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等闻后,遂纷纷上奏道:
\"郑氏女适陆氏之事,之前并未听闻。且大礼既行,不可中止。\"
不日,陆氏子亦道:
\"家父康在时与郑家往还,时常赠遗资财,并无婚姻交涉之事。\"并道:\"外人不知,只见赠资财故妄有此说。\"
太宗於是颇以为疑,问魏征:\"群臣或顺朕之意,然陆氏子何为如此?\"
魏征笑答:\"以臣度之,其意乃将以陛下同於太上皇。\"
太宗讶道:\"太上皇何事?\"
魏征道:\"太上皇初平京城时,曾得辛处俭之妻,稍蒙宠遇。
处俭时为太子舍人,太上皇闻之不悦,遂令出东宫去万年县。处俭自此每怀恐惧,常恐不得保全项上人头。
那陆氏子爽亦然。自以为陛下今日虽姑且容之,日后必然阴加谴谪。所以反覆自陈,意在於此,不足为怪。\"
太宗闻言,叹息良久才道:\"外人或当如此。然朕之所言岂为虚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