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国府二 (第3/3页)
为报恩!国公若做此等,便是瞧不起李常了!”
李渊大奇,道:“报恩?我何时与你有恩?”
李常又动容道:“国公恩厚宽重,一生行善之事,不知凡几。自然不记得小人了。可是国公,小人却分明记得,三年前黄河大灾,小人一家七口,因灾因饥,死得只剩尚且年幼的小人与母亲二人,逃到了太原府国公府门前。是夜,母亲已然身患重病,小人又是饥饿不堪,直道必死于此地。偏巧当时又有那无良巡官,欺我母子病弱,要杀我母子,抢我母亲手臂上那传家之宝七宝镯。
正在生死关头时,却是国公带着二公子出现,救了我母子二人不说,二公子还一怒之下,拔剑斩了那无良巡官。
后来,因怜我母子二人凄苦,二公子竟不嫌病弱老母身上脏污,亲自背负着,与亲扶了小人的国公一起回到唐国公府,且多方延请名医救回母亲,又赐小人与母亲一处宅院,更与了许多金银,使小人与母亲得以安生立命……此等大恩,小人如何得报尚且不知,又怎能因此一些儿小事,求取金银?”
他一壁说,一壁泪如雨下。听得他这般说,李渊方才想起,确是有这么一个孩子。当下喜得世民上前拍拍李常手臂道:“原来是你!我便说如此熟悉呢!不知伯母可安好?”
“安好安好,一切安好,托国公福,在这样世道里,却是吃穿不愁,身体健康。日前,贱内又生了一个孙男与她,她便再无所求了。”李常抹泪道。
世民又是好一番宽慰,然后又告知他,既然身在智云身边,便需得多多保护智云安全。然后,便送他出去。
世民再进帐来时,建成已然与父亲讨论完毕,便道:“世民,我瞧此人,倒像是个真性情的汉子,所言未必虚词。看来,那昏君真的已将密探,安在智云身边了。”
世民却摇头道:“大哥,李常此人,的确真性情,也真真是心细如发。可是你想,那昏君何等计智,又怎会做如此明显之事?只怕,这是虚晃一招,杀机在后啊!”
李渊与建成一听,也有几分道理,便问他可有头绪。世民却摇头叹道:“可惜,我无辅机那般心思。否则,那昏君纵有千机万策,也难逃慧眼。”
建成毕竟已然心性成熟,再不复幼时对那长孙四公子之厌恶,便笑道:“可不是?此刻若他在,咱们便再无需担忧那昏君之事了。”
“哈哈!我便说谁在那里念我呢!却原来是你!”忽然之间,门帘掀动,一阵爽快笑语伴着一个年轻儿郎直入帐中,可不是李氏父子正念叨着的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