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1章李向平升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1章李向平升官 (第2/3页)

道谦虚一下,起码选的是自己的儿子。

    虽说这管事的位置是给王村长家里的,但是李向安也没想到王村长居然会选他自己啊。

    严青青听说了这件事后倒是觉得很好。

    王村长这个性子就很适合跟来往的客商打交道。

    既圆滑又厚脸皮,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销售了。

    而且他还做过村长,论眼界见识还是比一般人强一些的。

    听了严青青的话,李向安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王村长。

    不过李向安要求王村长一切必须按工坊里的要求来。该学习的管理和记账方式一样都不能少。

    既能挣钱又能学本领王村长自然是愿意的,再加上他年龄比其他几个村的村长都年轻。学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王家村的食品加工坊虽然已经建好,不过王家村的工坊要想正式投入生产就到年后了。

    越是临近年关严青青越是忙碌的时候。

    再加上今年家里又增加了几个项目,所以严青青案头的账本堆得的都快有一人高了。

    看着这些账目严青青既感觉头疼又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里面每一笔账目可都是银子啊。

    袁慧娘也心疼严青青,有空的时候就过来帮着一块整理这些账目。

    婆媳两个经过大半个月才把账目全部盘算清楚了。

    今年家里的各项盈利加起来一共有四十五万两。

    其中食品加工坊盈利十七万两,洗化坊盈利十万两,种菌坊盈利六万两。几个园子加上花茶的收入大约有三万两。

    其余八万两则是生态果园,两个铺子,还有自助餐厅的收入。

    当然这还不算绣坊的收入和地里庄稼的收成。

    绣坊是给袁慧娘他们姑嫂三人的,无论生意做多大严青青都不会收回来的。

    当然归到公中的那一层肯定是要上交的。

    地里的粮食大多都存放起来了,不过像绣坊和食品加工坊能用到的就直接运了过去,从来也没有算那么清楚过。

    但是李家这一年来的各种开销也不少,人情往来,一家人的嚼用,以及打赏等花了足足六万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