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幸福的烦恼 (第3/3页)
是谁都喜欢他,就像是不喜欢特斯拉的那群人一样,他们会选择与这些品牌对立的品牌。
与大嘴的争端让檀锦程受到了大量的攻击,但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原有粉丝以及讨厌大嘴群体的好感。
一定程度上,这是一次粉丝经济的尝试,通过大嘴这个锚点,进行一次粉丝的筛选。
李响多次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尉来在10万元至20万元市场上的战备,那就是要跟BYD竞争。
大概他也是看到了上个月那场争议带来的好处吧,很多企业的用户群体实际是有着重迭的。
拿菊花与尉来这两大不同类似的企业来说,两家的用户群体实际有不少的重迭,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
菊花以科技的形象深入人心,尉来是国产新能源的王者,对于选择哪家就陷入到一个两难当中。
某种意义上,跟大嘴形成对立面,能够挑选到更加忠诚的用户,包括大嘴其实也是如此。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檀锦程给刺激到了,九月中旬被打击到的大嘴在九月下旬,疯狂的推广他的智能驾驶技术。
在沪市等地开展路测,宣称可实现城区NCA,也就是导航辅助驾驶,另外就是合作企业上的扩容。
九月下旬,菊花与一汽,长安等车企洽谈HI模式的合作,提供从芯片到软件的全栈式方案。
与菊花合作的车型无一不是大型车企,且越来越多,如果不是檀锦程提前拿下了一汽,这会儿一汽应该也是在与菊花洽谈了。
“与大嘴的嘴仗可以打打,但是也不必放在心上,我们做好自己就是。”
李响近期过分的活跃了,除了不掩饰对于大众市场的野心之外,跟大嘴也没少碰。
大嘴开展的路测,宣称可以实现城区NCA,李响就要在朋友圈阴阳一句没有正式商用的技术就不要过分的宣传了。
尉来也有这方面的技术,但是在市场不够成熟,用户认知还不够的情况下,是持谨慎态度的。
“哈哈,明白,其实跟这样的企业打打嘴仗还挺有意思的。”
李响现在差不多是檀锦程的嘴替了,活跃在微博上的他但凡只要有碰瓷的,都会选择性的回怼上两句。
“其实吧,大嘴在菊花的序列并不高,他要是想推广他的战略,就必须把销量给提上去。”
菊花内部就造车业务其实是有两个团队,一个是以徐值军为首的HI模式团队,与任总的战略意图一致,那就是做智能汽车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
看看与HI模式合作的企业级别就知道了,一汽,长安等等业内地位极高的车企。
而另一个团队也就是大嘴领导的,这个团队更倾向于直接下场造车,只不过大嘴在菊花里面的话语权达不到这种高度。
徐值军一直以来都是大嘴的直接领导,长期位于菊花二号人物的地位,而大嘴在菊花内部,最高的序列也只到第七位。
看看与大嘴合作的车企就知道了,他只能选择赛力斯这种名不见经传的车企。
想要提高话语权,大嘴第一步就是要提高赛力斯的销量,没有销量他喊得再是厉害都没有用。
而一旦大嘴把赛力斯的销量提升上去了,那么与HI模式的合作厂商必然会减少。
依旧还是檀锦程在内部说的那样,没有哪家大型车企业愿意沦为跟赛力斯那样的“代工厂。”
赛力斯智选车型销量低迷,已经宣布改版后的鸿图X5将于明年推向市场。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重新设计,由大嘴团队一手操作的鸿图X5,会以增程式的方式大卖于市场。
鸿图X5一定程度上会挤压尉来L1的市场空间,但这点挤压对于尉来而言,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某种意义上,檀锦程是希望大嘴能够在他们内部话语权上升的,直接上场开怼,其实就是在制造热度。
只有鸿图X5销量上升,大嘴话语权上升了,才能挤压HI模式的生存空间。
要知道大嘴一直有一颗造车的心呢。
说起来这家伙比起李响还好战,九月份跟檀锦程争锋相对,十月份在发布菊花的智能座舱这时,又跟长城老魏隔空互怼。
大嘴还是那套传统车企缺乏软件基因,未来属于科技公司主导智能汽车的言论。
而长城老魏则用檀锦程上个月的言论来回应汽车不是手机,安全与制造经验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喊喊口号就能颠覆的。
不得不说,檀锦程关于安全以及兜底一系列的言论,虽然在菊花以及嘴粉丝群体里受到了攻击。
但是,在业内却就像是给同行们递上一把刀一样,现在但凡只要在大嘴吹牛逼,檀锦程这套言论就会被引用。
也就是大嘴这种性格,换了一般性格的车企领导,还真不好意思继续吹牛逼。
“我们也有关注到余总的言论,其实菊花在推进智能汽车制造方面做的努力我们都看得见,这一点我们还是非常佩服的。”
“菊花的进步也非常的明显,但是还是那句话,安全无小事,要么就兜底。”
新能源汽车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智能驾驶话语权之争,尉来要争夺话语权,单单只是打嘴仗是没有用的。
10月16日,距离上次跟大嘴直接对线一个月的时间,尉来也召开了一次关于自动驾驶域技术的发布会。
发布会一开场,跟大嘴阴阳同行一样,檀锦程也调侃了一句。
菊花的科技储备能力很强,但是尉来这么多年的研究也不是干烧钱的,是时间拿出点东西来让市场见识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