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曾纪祥的野望 (第2/3页)
,张旭辉如果出任集团CEO,很容易被误解成尉来在整车业务与零部件业务方面的调整。
外界可能会误解尉来今后的工作重心是在零部件上,这对于一家大型整车集团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比起赵鑫怡,曾纪祥自认他的成绩要差一些,魅族那边的业务不用多说,赵鑫怡其实也就是挂个名头。
在魅族那边挂个名,其实算是对赵鑫怡的一种补偿,因为一旦魅族启动IPO,成功之后作为管理层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股权套现。
这算是对当初把赵鑫怡调到雷驰那边工作,在闪驰以及尉来身上都没有拿到多少股权的补偿机制。
哪怕魅族IPO失败了,以现在魅族能够稳定在手机二线品牌头名,稳定盈利的情况下,管理层每年也能够拿到一笔稳定的分红。
赵鑫怡目前分管集团行政部,同时任职采购委员会副主席,另外还兼任着集团资产与工程部门。
尉来的采购委员会主席是王风英,在集团供应链采购方面与王风英搭档,也被外界看成是王风英的继任者人选。
行政部门的权利同样不小,而资产与工程管理部门,则包括一次资产的规划,配置,盘点等,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和安全。
当年与乐视的业务体系,就是赵鑫怡第一时间做主直接停掉的。
这三大块,无论是哪一块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见檀锦程对于赵鑫怡的信任。
曾纪祥想要在与赵鑫怡的竞争当中胜出,除了在尉来科技任职期间做出成绩别无选择。
手下是怎么想的檀锦程并不在乎,曾纪祥与赵鑫怡这两个秘书,论能力各有千秋。
业务能力肯定是都没问题的,这么多年下来还不掉队除了信任之外肯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赵鑫怡是属于那种女强人一类,做事情狠起来连他这个老板都敢不留情面。
如果真要用现在的女性名人来搞一个模板的话,她大概是王风英与董小姐的结合体。
有王风英的能力,但是比王风英要高调不少,不过也没有董小姐那种胡说八道。
目前尉来高管当中的三名女性高管,王风英,罗宾丹霍尔姆以及赵鑫怡都各有特色。
但是赵鑫怡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她比较注重业务本身,与乐视的合作檀锦程只是提了一嘴让她注意一下。
她评估完之后说砍就砍,根本不考虑背后的因素,实际上与乐视的那几个钱,檀锦程还是亏得起的。
也就是贾老板在国内没有翻身机会,不然赵鑫怡的行为,就要算在他头上了,这可是得罪人的活儿。
而相比起赵鑫怡而言,曾纪祥就要圆滑很多,处理关系方面更加的游刃有余。
利帆这么大的一家企业,破产重组虽然是檀锦程出面主导的,但细节上的活儿可都是曾纪祥在做。
山城可不是甬城,或许大家出于合作共赢会卖他檀锦程一点面子,但是曾纪祥的面子可够不上。
而利帆这种在山城几十年的企业,背后的关系更是极其复杂,哪怕是檀锦程也不敢保证畅通无阻。
曾纪祥能够把利帆的摩托车业务给抠过来,给新公司提供一笔稳定的营收过渡,现在又套现卖出,这绝对不是表现在上市公司公告当中的数据那么简单。
这一次摩托车业务,他能够谈到18亿元的总额,几乎用不了一个月时间就能够让来利科技的账上多出六亿元的现金,也不是说他出面就行了的。
而能够在山城顺利解决利帆破产重组问题,处理好其中的关系以及平衡各方利益,同样是不简单的。
如果换成是赵鑫怡,顺利完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时间上肯定是要长一些的,另外还可能与当地的关系不至于维持得这么好。
这一次的套现,看似是檀锦程出面游说,其实是曾纪祥与当地能够保持良好合作基础的原因。
与其说当地ZF相信檀锦程,倒不如说是相信曾纪祥,比起整个尉来集团,利帆永远不可能成为核心利益。
重组失败之后,檀锦程完全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损失也是他能够承担得起的。
而曾纪祥则不一样,曾纪祥想要进步,就必须经营好这一摊子。
如果说锐意进取之时,赵鑫怡可以出任集团CEO一职,那么在公司遇到麻烦了,曾纪祥这种处理人际关系有优势的就是CEO人选的不二人选。
当一家公司遇到麻烦的情况下,其背后往往不是业务本身那么简单,至少不是绝对的。
而曾纪祥这样的人物,对于檀锦程来说还有一层特意的意义,那就是将来他儿子长大之后,能够提供人际上的帮助。
就如同当初他创办闪驰之时,老爹忽悠过来的林裕民与吴振平二人一样,能够带他快速上路,以及挡住一些麻烦。
“说说看吧,你准备怎么用这六亿现金,你这次回来肯定不是说说出售进程这么简单吧。”
“嘿嘿,瞒不过老板呢。”
曾纪祥确实带来了关于来利科技的长远规划,或者说是来要资源的,要做出成绩,仅仅靠他自己还有这笔六亿的现金是不够的。
“走吧,我们去书房,中午就在家里吃饭了,要是你家里没事儿,把你老婆跟孩子叫过来也行。”
“那感情好,我这就给她们打电话。”
曾纪祥的老婆,也就是顾清清堂姐的同学,二人结婚多年,关系较为稳定,目前在橙子集团工作。
这两人现在也算是两地分居了,不过就算是不分居,也是聚少离多,以事业为重的家庭几乎都是如此。
跟檀锦程一样,百忙当中的曾纪祥也弄出了一儿一女,如今都在尉来体系下的学校里就读。
曾纪祥这次带过来的业务调整规划,分为短期与中长期两大战略。
短期就是如何使用这笔六亿现金,业务调整的时间为六到十二个月,优先级自然是电动车产能爬坡。
“2亿元用于改造两江新区生产线,可以兼容多款车型,另外一亿元打算用来采购尉来的平台技术授权,这样可以缩短研发周期。”
“我们的计划是将年产能扩大至5万辆,这点之前就说过了。”
完成这部分的改造之后,2023年营收确实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