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1章 利帆的业务调整与停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11章 利帆的业务调整与停牌。 (第3/3页)

的,双方其实早就已经签下了协议。

    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利帆的一些核心技术,两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需要公开透明,无论是檀锦程还是曾纪祥,都没有必要在这些事情上做手脚。

    而这些,隆兴也是知情的。

    9月20日,来利科技停牌,摩托车业务占据着来利科技今年75%以上的营收,出售摩托车业务已经构成了重大资产出售,必须强制停牌。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预案披露前的停牌需要五到十个交易日,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在复牌后也可能因交易所的问询二次停牌。

    摩托车产业在投资者眼里已经是明日黄,对于这两家市场加起来都没有200亿元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交易,如果不是因为檀锦程的关系,在a股市场根本是激不起多大水。

    来利科技停牌的同时,隆兴也同一时间选择停牌,虽然对于隆兴来说,并没有强制停牌的要求,但为了股价稳定,隆兴还是选择了停牌。

    隆兴停牌的时间一般为三到五个交易日。

    隆兴与利帆的协关键生效条件,需要得到山城国资委的批准整合以及来利科技股东大会的通过,国资那边檀锦程已经谈妥了,而股东大会上,曾纪祥代表尉来集团投了赞成票,持股20%的两江新区对于此次交易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

    停牌的两家公司公告当中,分别表态了对于此次交易的看法,隆兴在完成收购之后,市占率将从12%提升至18%,坐稳国内第三的企业。

    而来利科技则宣称,通过出售摩托车业务获得现金流,能够让来利科技聚焦新能源产业,但同时面临丧失年30亿元的营收基本盘,也因此明年的来利科技在营收方面会有大幅度下滑。

    “中小股东的权益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这一点监管层肯定会问询的,你们要给出合理的政策出来。”

    没有了30亿元的营收基本盘,来利科技的估值短时期之内肯定会大幅度下滑,股价下挫是必然的,在应对证监会问询及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时,需要从业务替代性,补偿机制以及治理优化等三方制定策略。

    “首先是业务持续性,新能源业务替代计划,可以披露到2023年尉来汽车会提供意向订单5万辆以及三电供应链业务,预计营收上在50亿元。”

    “另外,山城两江新区的运营车辆采购补贴也可以同步公布。”

    为了帮助这一次并购案快速完成,檀锦程让成林峰带着巨量引擎专业的并购团队来帮助曾纪祥,5万辆埃安系列的订单,到2023年也没什么问题。

    网约车业务肯定是会下滑的,但短时间之内埃安系列的销量不至于下滑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能够支撑起新利帆的业务体系。

    若到了某一个时间段,埃安系列真到了卖不动的地步,尉来科技可以注入其他资产,甚至借壳上市并入到来利科技的上市融资平台当中,依旧能够保证上市公司体系的营收安稳。

    与监管层多次打交道的巨量引擎团队,显然十分的专业,几乎把证监会问询的流程都模拟出来了,从业务替代以及估值合理性,还有关联交易的审查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另外对于中小股东的补偿机制,无非就是现金分红承诺以及在股价下挫之时的股份回购计划,还有对于资产注入的承诺。

    “出售所得的资金将有30%用于未来三年的特别分红,每股累计分红不低于0.3元,相较于今年的分红增幅在50%以上,如果未能冲刺,控股股东尉来科技承诺现金补足。”

    在中小股东大会上,曾纪祥信誓旦旦的代表尉来科技承诺,尉来科技其实也就是尉来集团,仅仅只是这个承诺,就让中小股东打消了大部分的顾虑。

    其实中小股东也很无奈,尉来科技持股比例33.33%,两江新区持股20%,两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了50%,中小股东很难对这次出售资产构成什么影响。

    “檀老板还是挺厚道啊,他承诺兜底那就没什么问题。”

    当年乐视资产出售,未建立补偿机制,导致中小股东的诉讼,这些a股的投资者还是记得的,巨量引擎作为国内专业性很强的团队,他们出的方案自然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主要还是檀老板有钱,他敢兜底。”

    说起兜底这个词,檀锦程在山城的这段时间在互联网还是很红火的,汽车论坛上对于大嘴的针对性发言,引发起尉来以及檀锦程打压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嫌疑。

    然而,在山城机场檀锦程通过媒体的一番表态,彻底让这种质疑声停了下来,如今已经四天过去,愣是没有哪家企业敢针对兜底这一词做出任何的回应。

    以往的汽车厂商,无论是哪家搞出点动静出来,其他厂商都会做出一些相应的回应以及反制措施,或是互怼,或是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针锋相对。

    但是,这一次没有一家敢回应,包括大嘴在内都是如此。

    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尉来是真的敢兜底的,真回应的话用不了多久檀锦程就敢对外宣称尉来就智能驾驶过程中出现的非人为因素事故全面兜底,无需通过保险公司理赔。

    尉来要是真用上这一招,对于包括菊在内的以自动驾驶为卖点的车企,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四天过去,友商们没有任何的反应,其实也间接说明了就自动驾驶而引起的争端,菊与尉来这两家企业的隔空互怼,尉来已经胜了一筹。

    “菊怎么可能兜底,他们不是不造车嘛,一个供应商凭什么代表车企,也不知道大嘴跟檀老板争什么,还是说大嘴不听任总的了?”

    四天之前,对于尉来以及檀锦程打压自动驾驶技术的质疑,尉来的公关部门可没有忘记,当舆论反转之时,他们同样会进行反击。

    全面进入汽车业务的大嘴,在九月份之前拳打特斯拉,脚踢尉来,舆论风向方面无往不利,而檀锦程的第一次正面回击,就让他头痛不已。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