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功盖万世 (第2/3页)
程,李安并未跨马而行,反受梁青云之邀,共乘华丽马车,肩并肩,心连心。
此举表面看来,似减低了李安在民众面前的曝光率,实则,却悄然缓解了梁青云内心深处的那份挂念。
此刻,李安已悄无声息地融入马车之内。
而周遭文武群臣,目睹此景,并未心生异意,反而以此为荣,认为李安深得圣心,与帝王同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无疑彰显了李安在梁青云心中的非凡地位,及他在大梁国举足轻重的权势。就连诸位亲王,亦难享此殊荣。
他们深知,自今日起,李安之位,无人可撼,更无人敢轻易触及。因他手握重权,更有雄兵在握,如此实权人物,谁人敢惹?
若直言不讳,此时李安若有心谋反,即便是梁青云,也恐难制其锋芒。毕竟,历朝历代,掌权者不得领兵,这是皇家防微杜渐的铁律。
权力加兵权于一身,试问几人能抵挡篡位的诱惑?纵使一时按捺,时间一久,人性的贪婪终将显露,拥有改朝换代之力,谁能甘愿久居人下?
此时此刻,诸人心中或多或少浮现出类似的忧虑——李安,是否会起逆反之念?当前或可安心,但日久天长,又将如何?
或许,当李安真正触及权力顶峰,是否会意图夺取江山?
唯赵丞相与六王爷暗自窃喜,李安虽能干,一旦谋反,便是乱臣贼子。彼时,各地藩王围剿,乃是顺应天命。对他们而言,李安若败,自己上位的时机或将到来。
而赵丞相,更是另有筹谋,欲拉拢李安。八王爷书信频至,急切期盼他与李安结盟,但始终未能如愿。今李安归京,他已筹划良久,待其离宫,便邀至府中,设宴交心。
此举虽可能招致不测,但赵丞相心中已有算计,愿以重利相诱,乃至许诺分疆裂土,这一步棋,无疑是孤注一掷。梁青云势头正盛,若李安的南山军落入其手,下一个牺牲品必将是他赵丞相无疑。
这一切,皆是他心中盘算,未露丝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