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9章 眼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9章 眼红 (第2/3页)

商贾们至少需周转一周方能有所行动,怎料他们的应对之迅速,令人咋舌,京城之中,果然隐藏着不少智者。

    毋庸置疑,那些商贾们购得如山的琉璃,并非真心想将其作为家宅瑰宝分赠亲朋,而是打算借此转卖赚取巨额利润。

    虽说他们所支付的价格已不菲,但若与市面上的行情比较,仍有不少的低廉空间,更何况这些琉璃的品质,无疑比市场上的其他同类商品要高出许多。

    故此,即便是将其全数收购后转手销售,这些商贾也能赚取丰厚的利润。

    举例而言,一只简单的琉璃杯子,尽管他们以百余甚至两百两购入,但若运至他州贩卖,轻而易举便能售出三百到五百两。

    一旦遇到特别青睐的买家,或是说辞得当,售价更是水涨船高。

    俗语说,一倍利润足使人铤而走险,三倍利润则能让人冒险忘形,由此可见,这笔交易的利润非同小可。

    粗略估算,今晨那些商贾的收益,若转手销售,至少也在十万两以上。这十万两的金额,足以让他们冒险一搏。

    此时,谁也无暇关注这些琉璃最终流向何方,是转卖还是私藏,都已无人追问。

    他们相信,很快就会有更多商贾效仿,到那时市场定会达到价格的透明化,从而降低利润空间。

    因此,他们需要抓住时机,在大众反应之前赚得盆满钵满。李安虽有预见这一局面,却未料他们反应之迅猛。

    于是,李安便召集所有销售人员开会,宣布未来店中将设立专门的商务部门,此部旨在管理这些大宗客户的交易,并明确该部门不涉及销售提成。

    这一决策,无疑是对当下形势的高明应对,旨在确保店铺运营的长远利益和高效管理。

    自然,对于鉴别大客户的标准,亦非与寻常买家相同。

    一旦某商人购买批量物品,便立刻被视为大客户。尽管此规定使销售人员心中有些许遗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