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8章 手法奇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8章 手法奇特 (第3/3页)

史。

    此法不仅符合时代之需,更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见证。

    它根除了郡县官长私脉相承的旧痼,官员生旋死转,悉数归于朝廷主宰,令真才实学者得以显圣。

    李安于内心深处,为这将来光明的文治武功而暗自欣喜,他期待着那一天,天下翘首以盼的士子们,能够依据真才实学,官拜青云,共图盛世。

    在这科举风起云涌之际,李安肩负着梁青云厚寄的重望,担任监察之责,誓要清风明月般地照耀国子监。

    今日,乃是选士之始,李安怀着一腔热血,提笔直入新设之国子监。

    此监,乃是李安倾心奏请梁青云特别设立,意在斩断世族贵胄之手,防其暗中插足,蓄谋不轨。

    他深知,此舉非同小可,关乎朝廷根基,关乎百年大计。

    李安在心底深深期冀,此次科举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使那些默默无闻的寒士也能得到一展才华之机。

    清晨的朝阳透过屋檐,斑驳的光影洒在李安坚毅的脸庞。

    他踏进国子监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庄严与使命感,志在必行地开创一片新天地,让天下英才不再受到出身的束缚,让真才实学在这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光芒。

    国子监之冠以祭酒为首,而此职之担任者,乃是王金台这位髀肉复生的大儒。

    王金台,人称先帝遗德,梁青云之师,年已古稀,本在不久前,已息影还乡,欲享天伦之乐。

    然而,李安三顾之诚,执意于茅庐之外,恳请王金台复出江湖。

    李安之言沛然诚挚,道出天下之需,刚正不阿的王金台,方能匡扶法纪,确保一片朗朗乾坤。

    王金台闻此高义,心中泛起波澜,他虽韶华已逝,但仁心未冷,怀着重振儒风之志,决然拂衣而起,重返朝堂。

    王金台深知,此番再出,乃是肩负着匡正学风、辅导后学的重大使命。

    在他的严监之下,必然杜绝一切私舞弊行,保国子监清风峻节,使得学子们各凭真才实学,公正角逐。

    他心中暗自许诺,为了天下学子的明天,为了梁青云朝廷的未来,此生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皇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