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6章 后宫干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16章 后宫干政 (第3/3页)

宋氏母女领了回来,他知道这是新帝给的他最后的机会了。

    他在前朝就一直是国子监祭酒,只是国子监一直都是京中达官贵人家中子弟,启蒙入学的地方。

    因为荫恩令,但这些子弟中,能认真读书的又是寥寥。

    国子监便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

    现在新帝有意推行学子制改,按会试录用成绩收录学子。

    国子监不再成为权贵专属。

    他对这项措施十分心动,但是一想到这个侄女婿谋划多年,为了是登基,并不是为了百姓民生,他便不齿。

    宋氏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整个都恍恍惚惚的,似乎真的就像新帝所说的,疯病被传染了。

    谢清德知道她就是不甘心。

    明明当年纪家上门提亲的宁儿,现在却成了这样一副光景。

    她就是心有不甘。

    可是不甘又有什么用,谢舒宁是什么性子,他再清楚不过了。

    当年纪世子是什么风评口碑,又是谁人不知。

    就算是谢舒宁嫁过去了,她会安心过日子吗,她就不会惦记康晋堂了吗。

    “回来了,就不要再肖想其他的了。”

    谢清德叹了一口气。

    他刚跨过大门,一辆马车就在谢府的门前停下了。

    从车上下来一个年轻人。

    谢清德觉得自己看到了第一次上门提亲的荣平元。

    清风俊朗,意气风发。

    “舅舅。”

    荣令宽双手交叠,躬身。

    谢清德回过神,双手抱拳还礼,“荣国舅。”

    荣令宽上前托起他的胳膊,唇边的是浅浅的笑意,“舅舅,外甥今日来,还是为了国子监之事。”

    谢清德的脸一下就垮下去了,转身就要走。

    荣令宽眼疾手快,一下就拉住了他,“舅舅留步。”

    谢清德从骨子就是一个古板的人,可他有个优点,绝不趋炎附势,也是难得的清流。

    现在这样新朝建立的时候,就是需要的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站在新规制的国子监,才能源源不断的选拔贤能。

    “舅舅做了一辈子的祭酒,难道就只想教京中这些扶不上墙的子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