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死亡时间和原因分析 (第2/3页)
岁,身高178Cm,体重约75公斤,无身份证明,随身物品只有一张纸巾和一枚一元硬币。”林晓一边说着,一边将现场照片投屏到解剖室的显示屏上,“现场提取到三枚不同足迹和两枚红塔山烟蒂,目前技术科正在做DNA比对。”
张林点点头,示意林晓解开过尸布。随着布料被缓缓掀开,死者的全貌暴露在无影灯下。尸体呈轻度蜷缩状,面部青紫明显,嘴唇发绀,这是窒息死亡的典型体表特征,但张林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拿出放大镜,开始逐寸检查死者的面部。“眼睑结膜点状出血,共计17处,分布均匀,符合机械性窒息的损伤特点。”他用镊子轻轻拨开死者的眼睑,“角膜浑浊程度中等,瞳孔对光反射完全消失,结合现场勘查队的初步判断,先记录下来,待后续综合确认。”
林晓立刻在解剖记录单上标注:“眼睑结膜点状出血(+),角膜浑浊Ⅱ级,瞳孔散大固定,直径5mm。”
“死者面部有三处陈旧性疤痕,”张林的放大镜移到死者的左脸颊,“最长一处约2.3Cm,呈线状,边缘整齐,应该是锐器划伤后愈合形成的,至少有五年以上的时间了。右眉骨处有骨痂形成,触摸无骨擦音,判断为陈旧性骨折,愈合良好。”他顿了顿,又指向死者的双手,“右手食指、中指指腹有明显老茧,呈对称性分布,掌心有长期握持工具形成的压痕,结合现场照片中死者的衣着,推测生前从事机械维修或建筑施工类体力劳动。”
接下来是尸僵和尸斑的检查。张林先按压死者的下颌关节,感受其活动度:“下颌关节活动度为0,尸僵已累及全身各大关节,强度Ⅲ级。再看尸斑,”他翻转尸体,观察背部及四肢后侧,“尸斑呈暗紫红色,指压不褪色,境界清晰,分布于低下部位,符合死后6-12小时的尸斑特征。”
“现场勘查队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