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刑侦支队解剖室 (第3/3页)
状态完全暴露 —— 全身皮肤呈暗绿色,多处出现腐败气泡和表皮剥脱,面部肿胀变形,眼球突出,口唇外翻,舌头伸出,符合死后 7-10 天的高度腐败特征巨人观前期。
“死者为男性,年龄初步判断 40-50 岁,身高 172Cm根据股骨长度推算,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小林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尸僵已完全缓解,全身关节松弛,这是死后 48-72 小时尸僵缓解的典型表现,但结合腐败程度,说明死亡时间已远超 3 天;尸斑完全固定,呈暗紫红色,位于背部、臀部及四肢后侧未受压部位,指压不褪色,符合死后 24 小时以上尸斑固定的特征。”
张林蹲在解剖台旁,用解剖针轻轻刺破尸体腹部的腐败气泡,褐色的腐败液体缓缓流出:“腐败气泡内的气体主要为硫化氢、氨气,气味浓烈,说明腐败已进入活跃期。再看尸体的腐败静脉网 —— 胸腹部皮肤可见树枝状的暗褐色血管网,这是腐败过程中血液分解、血管扩张形成的,通常出现在死后 5-7 天;另外,尸体右下腹出现尸绿,已蔓延至腰部,尸绿是肠道细菌分解血红蛋白形成的,最早出现在死后 24-36 小时,蔓延速度与环境温度相关,结合山林日间平均 22℃、夜间 15℃的温度,推算腐败进程已持续 7-9 天。”
“要不要结合昆虫学证据进一步精准判断死亡时间?” 小林指着尸体头发里的几只蛆虫,“头发里有 3 龄蛆虫,长度约 1.5Cm,还有少量蛹壳,或许能通过昆虫发育周期推算更精准的时间。” 张林点头:“必须取样,昆虫学证据是高度腐败尸体死亡时间判定的关键补充。” 他用镊子从头发、衣物缝隙中收集蛆虫和蛹壳,放入装有防腐剂的标本瓶:“3 龄蛆虫发育至蛹壳,在当前环境温度下需要 5-7 天,结合尸腐特征,综合判断死亡时间为 8 月 20 日左右,误差不超过 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