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窥见 (第3/3页)
芒。
“如此说来,殿下与陛下容貌相似,倒也在情理之中,应该也在她们的意料之中,难怪她们这些年对殿下的行踪守口如瓶,说不定殿下这些年来,都是以易容之术潜心苦读。”另一位夫子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突然,有人脑海中灵光一闪,开口道:"倘若此事为真,那么殿下能够选择的书院,无疑只有那几家了。"
卓夏青陷入了深思,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没错,无论殿下选择那几家书院中的哪一家赴京,必经之路都会经过宁州。若这刺杀真与地理位置有关,那刺客选择在这些地方动手,便也合乎情理了。”
那人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不解,继续追问:“那么,照此看来,殿下遇刺之事?”
年长夫子眼中闪过一丝沉思,缓缓开口:那四家书院,自古便与众不同。他们自开国之初便屹立不倒,历代院长均以传授学问为己任,四家之人从不涉足仕途。此事,必然与他们无关。”
他微微停顿,继续道:“他们,也是每一代女帝的智囊团,或许正因如此,陛下当年预感到可能的变故,才会提前安排殿下去那里学习。”
突然,有人想起了什么,插嘴道:“那四家书院确实与众不同。我记得陛下当年是因为收到他们其中一家书院的一份策论,才开始考虑开放私立书院的。”
“但谁能想到,那些私立书院竟然演变成了现在的模样。”那人轻轻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你怎么说,这件事有好处也有坏处!”有人想到什么,微笑着回应道。
另外一个人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冷静的理智,“毕竟养大的肥羊也到了该宰的时候,这些年那些私立书院可是暴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下子不是好一网打尽吗?”
“这些年有些地方的文昌书院在对于私立书局跟书院的管理上面都是处处受限,这次不就是一个好时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