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鹊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鹊山 (第3/3页)

010大院原来是安排下乡知青生活居住的地方,现在还住着几户人家。透过别致的大门,一眼便能看到里面有一座立着两块石碑的坟墓,那——就是扁鹊墓。      轻轻地来到墓前,跨过两千多年的时空,终于可以和中华医祖对话。虽没有进入医行继承他的衣钵,但每次生病时却都是受了他的惠而好转,就为这,也应该到他墓前来祭拜一下。墓前一左一右立着两个石碑,西边的年代久远,为清康熙三年(1664年)所立,字迹经风侵雨蚀,已湮灭不清,只依稀可辨出中间“春秋卢医扁鹊墓”几个大字样。另一个是新立的“扁鹊墓”石碑。墓为一土丘,封土有一米多高,上面被松软的黄土覆盖着,坟头刚露出了一点野草新萌的绿意,墓底座用水泥砌了一圈加以保护。墓周围竟没有万古长青的松柏,只有几棵光秃秃的树像士兵一样侍立着。听村里的老人说以前时封土很高,经过一次次地加高院落,墓就慢慢隐下去了。      在石碑西侧,卧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鹊山湖古迹”五字,不知是何时何人所刻,但从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了扁鹊,鹊山湖周边包括鹊山才有了人文底蕴,也才吸引了李白、赵孟頫等人到此一游,留下传世的诗画作品,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这里的文化,终于成为今日一处绝佳的旅游之地!      拐出院落,我登上鹊山顶俯瞰,整个山势像一个大写的“L”,扁鹊墓恰好就深藏在那个“L”形拐角的最里端,它正像是鹊山的怀抱,静谧而安祥,挡住了外面世界的喧嚣,有黄河的奔腾而流,还有俗世的熙来攘往。

    路上一鞭子又给爷爷讲了一下关于扁鹊的传说。

    扁鹊的医术高明,史书中记载仙人长桑君曾传授他医术,并将自己一生所积禁方悉传于扁鹊,扁鹊遂医术精进,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尤以诊脉为名,被尊为医祖。关于扁鹊行医的故事流传很多,扁鹊见蔡桓公相信读者都不陌生,中学的语文课本里就有它,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说扁鹊能诊断病之未发之时。而还有一则有名的故事是救活虢太子。虢太子本来已死半日了,正要安葬,扁鹊乃以针砭之法使虢太子死而复生。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说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能让死人生还,这就把扁鹊神化了,故而后人称他为神医扁鹊。

    扁鹊过蔡,蔡桓公客之。入朝见,曰:“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公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公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公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公不应。扁鹊出,桓公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公而退走。桓公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公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公遂死。 观看一下章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

    最新下一章节已经更新啦,·нéi Уāп Gê·СΟм黑+Уап岩+阁 ㄧㄧΗéi УАп G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