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鹊山 (第2/3页)
,结账。”
掌柜的满丝调理的从柜台上拿起一根竹筷子,用左手的两个指头把筷子的头捏碎,当成小刷子一样打扫着柜台的边角,开口道:“不多,二十个大洋。”
那人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可看着掌柜手里的筷子刷子,一咬牙,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递给掌柜的,掌柜的接过布袋,数了一下,开口说道:“还差两个。”
那人脸色又是一变,一脸心疼的表情从怀里又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掌柜的,嘴里说道:“先把我的玉牌压在这儿。”
掌柜的接过玉牌,开口道:“小二,送客。”
那人这才灰溜溜的走了,接着这饭厅里就传出来沸沸扬扬的议论声,爷爷看的也是目瞪口。
转身回去要跟一鞭子说自己遇到的事儿,见一鞭子还在鼾声四起的睡着,也只好作罢。
一直到傍晚,一鞭子才悠悠的醒转过来,吃过了晚饭,爷爷把自己今天的多见所闻都跟一鞭子说了,一鞭子也对掌柜的有了好奇之心。
会房间收拾了一下,天色就暗了下来,爷俩便启程朝鹊山走去。
一路上,一鞭子兴致不错,给爷爷讲起了鹊山的来历。
扁鹊葬于鹊山的传说也只能是传说,事过两千多年,既无史料明确记载,也无确凿证据证明,也只能是口耳相传了,至于真实性有多少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了。但既然传说他是齐国卢邑(今山东省长清县)人,家乡人自然就希望能叶落归根,魂归故里,因此葬在这里也不算离谱。《史记》中介绍他时说是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但在后文中扁鹊自己自己说是“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根据《史记》的说法可以推断,扁鹊应是出生于勃海郡的齐人,只是后来把家安在了郑。 扁鹊本名秦越人,是位江湖郎中,行医济世,他一定都到过这些地方,而他所到之处凭着他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救病人于水火,因此当地的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以把他当成家乡人为光荣,赵国人以他医技高超,尊称他为神医扁鹊。而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于时时祭祀,就在当地为他修建了坟茔。所以关于他的出生地莫衷一是,而关于他的葬身地也有很多说法。所以除济南之外,还有传说葬于永济市清华镇,因他曾救活过虢太子,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在扁鹊死后,收其骨骸而葬之。
顺着鹊山西村东的一条泥路,来到村北,首先就能看到一尊神医扁鹊的石雕像,石像有四米高,慈眉善目的扁鹊腰间挂着一个药葫芦,一手拄拐一手背在身后,脚步轻盈地走着,显得气定神闲,一定是医治好了病人后的轻松表情。石像的基座有一米高,前面是小篆体写的“神医扁鹊”四个字,后面则阴刻着扁鹊诊治病人和炮制草药时的场景。 开始我还以为这下面就是传说中的扁鹊墓了,其实不然,墓还在石像后的院内。可以从天桥区基督教聚会点进入,也可以绕到西门进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