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一) (第2/3页)

为李希光带着弟弟李再生驻守白山城,所以李紫玉就带着弟妹们在张口镇安顿下来,没有前往易都。这样隔不长时间她们就能和父亲见一面。也顺便塌下心跟着师傅、师母苦练文、武两艺。

    李紫玉栽种的玉米在第一年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两千多斤,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除了按照规定给了林天舒一定的种子外,其余的在其后两年她除了在自己两千多亩地上栽种了玉米外,也适当的卖一些种子,让当地的百姓也从中获益。

    林天舒在第二年在他的辖区试种玉米成功后,就向皇上上了折子,详细说了外藩种子在本朝亩产数量,并把李紫玉的功劳大加褒奖。

    李紫玉栽种的番薯叶在第一年也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五千多斤,在边境引起了轰动。抚远县和南辉县的父母官傅云章、林天舒听说后。立即赶赴李紫玉家,亲眼见证了亩产数量后,两人及时的上报了皇上,要求在本朝推广,并随之把李紫玉写出来的玉米、番薯的栽种方法和几样菜谱和样品送往了易都。皇上在品尝了这两样菜谱后大喜,特意颁下圣旨,赏赐了李紫玉一万亩良田、一千两黄金,并敕封李紫玉为紫玉县主。

    这在大叶朝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刚开始朝中大臣褒贬不一,认为一个民间女子怎么能给予这么大的封赏,实在是太过了。不过,因为皇上坚持,也只能将不满压在心里。可是,等第二年玉米、番薯真的大丰收时,他们都惊呆了。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粮食亩产能有这么搞得产量,所以最后只能心服口服。

    李紫玉在第一年玉米丰收后,就利用玉米的外皮编制了设计精美的一系列草编工艺品,风格独特、品种多样、精美工艺的草编工艺品在石岩镇、张口镇、昌东镇分别畅销后,又连续在别处开设了许多分店,甚至在易都也开了两家分店,仅这一项,年收入就能达到五十万两。

    除此之外,李紫玉腌制的咸菜和做的大豆酱也获得了不俗的口碑,因口味鲜美在大叶朝远近闻名。火锅城也在边境平稳后陆续开了起来,很快打开了市场,每年获利也不少。永福堂的分成却是固定的,每年能有十几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