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4章 应对举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4章 应对举措 (第2/3页)

是地利也。秦、汉皆有汉中后方能入蜀。刘子升固然气候已成,然其居于大江之下,即便水军庞大,焉能逆流而伐?”

    袁绍听罢,大为叹服,深以为然。

    毕竟在桓温之前,巴蜀的掌控几乎都是来自于汉中,秦皇也好,汉高也罢,都是得汉中才有巴蜀。

    楚国最强盛时,率先称王,带甲百万,幅员千里,整个江汉平原皆是楚国之地,但他从来都不曾真正掌控过巴蜀。

    即便强大如楚国都不行,那更遑论其他时期了。

    唯有东汉时期,征讨公孙蜀国时,是采用了多线征讨,水路并进的方式。岑彭与吴汉表现的都相当优秀,攻破三峡,兵克江州,但这却是以天下征伐一州之地,并不足以推翻许攸的意见。

    末了,许攸还补充了一句:“更何况,若是刘子升真涉足蜀中,孟德安敢如此调兵?”

    袁绍哈哈大笑起来,大为赞同。

    曹刘如果争夺益州,那兖州、豫州、南阳长达数千里的边境线上缘何会如此平静?

    双方就连摩擦都没有,曹操甚至还敢大规模抽调兵马,这也太不把刘封放在眼里了吧?

    事实上会有这样神奇的一幕,也是多重原因导致的,而且曹操也绝非袁绍所想的那般毫无防备。

    一来曹刘结盟已经日久,尤其是军事分界线上,双方已经互信很深,边境兵力始终很少,贸然增兵,必然会引发动荡,破坏互信,对于弱势一方的曹氏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曹操采取的应对手段便是放弃外围,死保核心这八个字。

    其中的道理相当简单,那就是如果刘氏翻脸,那我外围本来就守不住,反而兵力都集中在核心区域,既有效保存了兵力,也大大提升保住核心区域的概率。如果刘氏不翻脸,那我外围不需要增兵一样能守住,血赚不亏。

    除了这两个好处外,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在大势上还继续维持了曹刘和睦的假象,以恐吓袁绍不能轻举妄动。

    同时,曹刘虽然在蜀中撕破脸了,一再增兵,但两家争夺第三方领土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双方都心有默契的将战事控制在第三方领土中,那真未必会破坏盟约。包括曹操在内,如今都是这么期望的,如果刘封愿意以益州为代价放过曹昂的话,曹操做梦都能笑醒。

    听完许攸的分析,袁绍也就熄了动兵的心思,毕竟休养生息的计划都进行到末尾了,仓促举兵却没有目标,徒自打乱自家计划,实不可取。

    不过末了,袁绍还是叮嘱许攸道:“还须多往南方加派细作,不要吝啬财货,只要能获取有用情报,便是多有所支,可报至我处。”

    一听能够超额报销,许攸的眼睛登时就亮了起来,连连应诺。

    袁绍和许攸几十年的友情了,自然不会看不穿老友心中所想。只是以往许攸皆是如此,虽然贪财,却能做事,袁绍也就不同他计较了。

    **

    在送出书信和命令后的第三日,陆逊突然求见。

    刘封自然不可能不见他,当即就将他请入书房。

    坐下之后,奉上茶汤。

    刘封主动开口询问道:“伯言此来,可是有事?”

    陆逊当即说道:“是思得一计,只是不知是否妥当。”

    刘封大笑道:“伯言但说无妨,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你我自可商量。”

    刘封如此表态,陆逊自然再无后顾之忧,当即将心中所想尽数说出。

    “主公可有觉得如今广都之军是否有些过多了。”

    刘封露出惊讶之色,仔细琢磨之后,渐渐回过味来,试探道:“伯言你的意思是……减兵增灶之计?”

    “正是!”

    看见刘封猜到了自己的想法,陆逊顿时精神一振,滔滔不绝道:“主公,曹昂此计并非不能破解,我们减少不了成都城中百姓的人数,但未必不能减少我军的人数啊。如今曹军已经破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