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9章 慢慢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59章 慢慢来 (第3/3页)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始祖曹参一直到六世后曹宗,汉家皇位都前后传延了七代,平阳侯家族从始至终,却只犯了两次错误。

    始祖曹参,在刘、吕相争的孝惠皇帝年间,明智的选择置身事外,即不献媚于吕太后当面,也绝对不做孝惠皇帝的忠臣;

    一句‘垂拱而治圣天子’,喷的孝惠皇帝刘盈唾面自干,也使得曹参最终平稳落地,终老于丞相任上。

    只可惜,二世侯曹窋,没能继承父亲曹参的政治智慧,在刘、吕相争中悍然站队——而且还是站的吕氏!

    好在分寸把握的不错,最终并未被入继大统的太宗皇帝,将其当成‘诸吕余孽’物理清算,却也就此远离了长安朝堂中枢。

    从二世侯曹窋,一直到六世侯曹宗,平阳侯家族便再也没犯过错。

    ——太宗皇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早早投身太子刘启阵营,而非梁怀王刘揖;

    孝景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又沉住了气,直到太子刘荣被废、皇十子刘彘得立,才‘姗姗来迟’,押注太子刘彘。

    终归是百密一疏,于六世侯曹宗手里,牵扯上汉武大帝年间的巫蛊大案,这才在汉家开国后百余年,首次除国。

    但说起来,也怪不了六世侯曹宗。

    ——历史上的巫蛊之祸,那根本不是站不站队、站哪一方的问题。

    无论你怎么选,晚年昏聩的汉武大帝,都有理由治你的罪。

    站戾太子刘据?

    那没说的——巫蛊余孽!

    那站汉武大帝?

    也不行。

    汉武大帝会说:朕被小人蒙蔽,一时不察,居然冤枉了太子,你居然不劝着我点?

    该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站队总行了吧?

    照样不行。

    非但不行,而且还是三者当中最差的选择。

    ——凭啥不站队?

    ——啊?

    ——俸禄白给你吃的?

    ——出了事儿,即不忠于储君,也不忠于天子,你想干嘛?

    ——谋朝篡位,还是图谋不轨?

    也正是因为这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选更不行’的奇葩判定,历史上的巫蛊之祸,最终才会发展成牵连甚广的史诗级大案。

    汉武大帝在乱起时,诛戾太子身边的‘乱党’;

    在乱平后治罪自己身边,没有劝自己的‘小人’;

    最后反应过来,又开始清算那些两不相帮的‘奸佞’。

    这也成了历史上,发生于汉武大帝年间的一个历史名场面。

    而在那种复杂的情况下,六世平阳侯曹宗因罪失国,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至于眼下,对于平阳侯家族这个‘履历丰厚且复杂’的妻族外戚,刘荣本是有担忧的。

    ——不是担心平阳侯家族‘得意忘形’,成为又一个栗氏外戚;

    而是担心过往的丰富政治履历,可能会让平阳侯家族借‘外戚’身份,在本身不具备那种能力的前提下,重新回到初代侯曹参的高度。

    毕竟历史上,汉武大帝的母族外戚田蚡,可是以一己之力,便让黄河肆虐关东二十多年——为的,仅仅只是不让黄河淹掉自己的彻侯封国。

    一个商贾——区区长陵田氏出身的田蚡,尚且能成长为如此祸害,更何况是地位超然的平阳侯家族?

    田蚡商人出身,就算使坏,也顶多只是图谋金钱之利;

    但平阳侯家族却是开国元勋出身,祖上甚至做过丞相!

    这个家族使起坏来,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专业人士黑化’!

    好在今日——在朝堂内外物议菲菲之际,当代四世平阳侯曹时,主动来到了未央宫请见刘荣。

    光这个态度,就已经让刘荣安心了大半。

    接下来,便是和曹时好好聊一聊,该敲打敲打,该安抚安抚。

    至于剩下的,自然就要看未来,平阳侯家族的具体表现。

    ——未来的事,都可以慢慢来。

    尤其是作为刘荣的妻族,平阳侯家族,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慢慢谋划家族的未来走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