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9章 慢慢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9章 慢慢来 (第2/3页)



    当然,三家的状况各有不同。

    ——留侯张良家族仅仅只传了两代,便在二世侯张不疑手中因罪失国,而后百年才得以复家;

    酂侯萧何家族,则是在三代人内高频率传延了五世,随后绝嗣除国,五十年后才被复家。

    而平阳侯曹参家族,情况又有所不同。

    初代始祖曹参,于太祖高皇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得封,于十三年后的孝惠皇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薨,谥号:懿侯。

    二世侯曹窋袭爵,并于诸侯大臣共诛诸吕的过程中,疑似站队吕氏;

    因此,在太宗孝文皇帝入继大统后,平阳侯家族就此远离长安朝堂中枢、远离汉家权利决策核心。

    袭爵二十九年后,二世侯曹窋于太宗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薨,谥号:靖侯。

    三世侯曹奇袭爵,于七年后的先孝景皇帝三年(公元前153年)薨,谥号:简侯。

    当今皇后曹淑,便是平阳简侯曹奇之女。

    当然,还有当代四世平阳侯:曹时。

    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四世平阳侯曹时在袭爵后,足足在位二十三年。

    到历史上的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曹时薨,谥号:夷侯;

    五世侯曹襄在位十五年,薨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谥号:共侯;

    六世侯曹宗,在位二十四年,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被震惊天下的巫蛊大案所牵连,坐罪处死,因罪失国。

    又过了将近百年,时间来到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曹参九世孙:曹本始得以诏复家。

    九年后,时间来到新莽元年,即始建国元年(公元8年),西汉灭亡,平阳侯家族‘与国同休’。

    又过了十八年,时间来到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刘汉光复中兴,曹本始之子曹宏,得汉光武帝刘秀诏复其家……

    可以说,酂侯、留侯、平阳侯这三家‘与汉同休’的元勋功侯家族当中,平阳侯曹氏,可谓是走的最稳、最远的。

    ——直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枭雄曹操,都宣称自己是平阳侯曹参之后!

    虽然真假难辨,但从曹老板‘主动认领血脉身份’的举动也不难看出:即便是在汉家开国四百年后的三国时期,平阳侯曹氏家族,也仍旧享誉盛名于天下。

    而在刘荣所身处的这个时间线,平阳侯家族的命运,显然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这个时间线上的平阳侯世家,也同样是显赫于始祖曹参,并因二世侯曹窋为吕氏所牵连,而被朝堂中央所排挤。

    之后的三世侯曹奇、四世侯曹寿,也都是恐有万户食邑,却无半点权柄的‘平平无奇万户侯’。

    但在刘荣将万户侯平阳侯家族,纳入自己的妻族外戚候选,并最终确立为妻族之后,原本在衰败路上一路狂奔的平阳侯家族,便已是柳暗花明,触底反弹。

    不同于寻常的后族外戚——平阳侯家族,是祖上阔过,也落寞过的元勋功侯家族。

    而且还是开国一百四十七侯当中数一数二,在太祖皇帝所列十八功侯当中,也高居第二位的顶级元勋家族!

    用后世人更容易理解的一句话来说:自有汉以来,平阳侯家族阔过,而且阔到了天花板——食邑万户,位列相宰!

    也落寞过、且同样落寞到了地板下——空有万户食邑,却无百石秩禄。

    经历过如此极端的兴衰沉浮,使得平阳侯家族,具备了常人很难具备的淡定和从容。

    再大的恩惠、赏赐,也很难让平阳侯家族喜出望外——毕竟再大的恩赐,也大不过丞相之位、万户食邑;

    与此同时,再重的惩罚,也无法让平阳侯家族惊慌失措——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左右不过因罪/绝嗣失国,然后过几十年被复家罢了。

    再者,历史上的平阳侯家族,之所以没像留侯家族、酂侯家族那般,短短几十年、三两代之后,便于太宗皇帝年间失国——之所以能稳稳传延六代,也与平阳侯家族的严苛家风,以及独有的政治眼光息息相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