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0章 程不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0章 程不败 (第2/3页)

西之所以能被称之为‘走廊’,就是因为其地形地势——南北虽算不上多窄,但东西却极为狭长!

    如此狭长的地形,使得河西地区意外的,具备了另外一种层面的战略纵深。

    曾几何时,月氏人占据河西,先与东胡争霸,后与匈奴争雄。

    即便最终败于匈奴人的马刀之下,退守河西的月氏人,也依旧让匈奴人头疼了很多年。

    ——从冒顿单于战胜东胡,统一大幕南北的高皇帝年间,一直到月氏人彻底败亡西走的太宗皇帝中年。

    前后足足三十多年时间,月氏人都凭借河西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匈奴人的层层围剿下保全了自身。

    后来,抗不过浩浩大势的月氏人,也依旧没有因为战争失败,而被匈奴人彻底亡国灭种。

    而是凭借河西地区东西向的战略纵深,得以顺利退至西域,并自此分裂四散——或入草原,或回河西,或留西域,或继续迁移西方。

    至于现在,河西地区的情况,又有不同。

    如今的河西各部,都是匈奴单于庭本部,以毋庸置疑的绝对军事实力,将月氏人打跑之后,从辽阔草原一个个迁移至此的游牧部族。

    这些部族,或许有强有弱,但毋庸置疑,都是曾跟随冒顿单于,与东胡人争霸草原的‘元勋’后代。

    对于匈奴单于庭——至少是对伟大的冒顿单于,这些部族有着绝对不容置疑的忠诚。

    于是,在高阙易主,河西与幕南失去联络之后,河西地区率先刮起的,既不是‘割据自立’的歪风,也不是箪食壶浆,以迎汉王师的俊杰之风。

    更多的部族,选择联合起来,抵抗汉人可能到来的扩张,并积极与幕南地区取得联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汉匈双方之间,战略格局的不断变化,河西地区,也逐渐变成了一片‘混沌之地’。

    在河套易主时,原本位于匈奴版图腹地——至少不与汉人直接接壤的河西地区,成了汉匈最前线。

    在高阙易主后,原本还能和幕南互为犄角,使汉人进退两难,举足维艰的河西,又成了战术上孤立无援的死地。

    至于最后的希望——西征归来的单于庭主力,更是让原本满怀希望的河西各部,都感到大跌眼镜。

    ——和亲,西移;

    ——战略收缩,外加战略转移。

    从单于庭的这个决策,河西各部看到的,只有单于庭无情的放弃。

    于是,最后的希望破灭,最后的忠诚烟消云散。

    各路牛鬼蛇神冒了出来,开始在河西大地兜售混乱。

    大部族得人劝说:应该学混邪部,诈降、佯装臣服于汉人,实则却雄踞一方,行自立之实;

    若撑犁天神庇佑,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学当年的冒顿单于,成为草原又一代雄主!

    中型部族则遇到了许多汉人‘行商’,无所不用其极的劝说自己臣服汉室,并一五一十摆明汉家的条件。

    ——甚至有极个别商人表示,自己能代表汉天子,与各部直接进行谈判!

    至于小型部族……

    这场混乱的盛宴,没有小型部族的事。

    或者应该说,小型部族,便是这场混乱盛宴的菜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数不尽的小部族被屯兵。

    河西大地,几乎再也见不到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以百十号人为规模的小部族。

    甚至就连那些数千人口、上千战兵的小部族,也在中大型部族之间的争斗中,被殃及池鱼。

    要么,是被某个中大型部族吞并;

    要么,是因为拒绝被吞并,而被打了牙祭,塞了牙缝。

    混乱的内部环境,以及疑似高压的外部环境,似乎在加速河西地区的整合。

    但实际上,却仅仅只是让部族林立的河西地区,从类似春秋时期的列国林立,加速发展到列雄争霸的战国时期。

    而在‘战国时期’来临,河西地区被整合为十数个大型,乃至超大型部族之后,混乱莫名得以平息,战争也逐渐变少。

    各部族开始投鼠忌器,开始产生‘可以坐收渔利,但不能成为鹬、蚌’的意识。

    这使得河西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