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普天同庆? (第3/3页)
姿态,能为边墙换取几年的太平、为汉室争取到几年安稳发育的时间。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和亲有用——如果汉家与匈奴和亲,虚与委蛇以安胡的战略决策,真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那汉家百姓民对匈奴人,就不该有如今这千篇一律的深仇大恨。
和亲政策,对汉家而言唯一的积极效果,便是表面上,确实维持住了汉匈双方表面上的和平。
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匈奴人针对汉室北方边墙的入侵,始终控制在了小规模掳掠,而非大规模入侵的程度。
自平城之战后,高皇帝定下‘和亲以暂安胡’的对外战略核心纲要以来,长达五十年的时间跨度当中,匈奴人大规模——高达十数万人南下的记录,有且只有一次。
自是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老上单于亲自率领军队,差点把先锋部队送到长安城下那一次。
从国家战略层面的角度来看,和亲政策,确实为汉家争取到了相对平稳——注意,是相对平稳,而非绝对平稳的发育时间。
并且在麻痹敌人、示敌以弱的层面,也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效果。
但从情感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汉人——乃至任何一位承认自己‘诸夏之民,炎黄之后’的身份之人,愿意接受这个说法。
和亲,就是在丧权辱国!
自平城之战以来,汉家每次与匈奴人和亲,都在严重伤害天下百姓民,最朴素、真挚的情感!
哪怕现如今,已经被文人士大夫吹上天的所谓‘文景之治’,也丝毫掩盖不了过去这几十年,汉家在面对匈奴人时,所遭受的无尽屈辱!
直到当今刘荣即立,汉家,才算是逐渐打出可以乘坐‘胜利’的战争。
汉匈朝那之战,本质依旧是反侵略战争,汉家最终取得的结果,是‘反抗侵略成功’的结果,自然算不上战争取得胜利。
当有贼人觊觎你时,你没被贼人打到、你家没被贼人光顾,难道就算是你打赢贼人了?
顶多是贼人偷盗失败,你保家成功而已。
倒是河套-马邑战役,能勉强算做是汉家,面对匈奴人取得了一场全面胜利。
——马邑战场,如果只是抵抗住了匈奴人,把匈奴人挡在了国门外,那依然不能算作是胜利。
但如果马邑战场的存在,是为了河套战场提供战略时机,那就另说了。
尤其最后,汉家还真的拿下了河套!
开疆拓土了!
这,才叫真正的胜利!
只是高兴归高兴、认可归认可——对于河套-马邑战役的胜利,如今汉室天下的百姓民,其实心里都还是有点虚的。
行不行啊这……
趁匈奴人没准备,声东击西,河套倒确实是拿下来了。
可真要是正面打起来,怕不还是被一波带走?
直到这场高阙战役——直到汉室,正式取得这场高阙战役的胜利,汉家的百姓民、万千民众,才终于由衷喜悦的咧起嘴角,并无比自豪的昂起了脑袋、挺直了腰板。
我汉家,是真的站起来了!
不单朝那塞,我们守得住;
不到河套,我们能凭计谋‘窃取’!
就连高阙——就连进攻难度丝毫不亚于函谷关,几乎不可能以人力强攻夺取的高阙,我汉家,也能通过正面硬攻,强啃下这块硬骨头!
最主要的是:无论是高皇帝年间的汉匈平城之战、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的反侵略战争,又或是当今田子荣即位后,所爆发的第一场汉匈战争:朝那之战,其实汉家都是被动应对的那一方。
无一不是匈奴人主动入侵,无一不是汉家被动防御;
尤其关键的是:每一场战争,战场都是在汉家的领土之上。
即便是河套-马邑战役,也仍有一个战场在汉室边墙,正儿八经的国境线内。
而这场高阙之战,却是前所未有的,汉家主动出击,匈奴人被动防御,并在匈奴人领土范围内的扩张战争!
直到这场高阙之战后——直到这场高阙之战,以汉家的全面胜利作为结局后,汉家,才终于能称得起那句:攻守异形了~
寇可往?
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