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80章 终于,还是… (第1/3页)
…
同一时间,高阙墙头。
看着关墙外,已经彻底冰封,且被大雾完全笼罩的河面,匈奴右大将乎延当屠的脸上,不由挂上了一抹淡淡的不安。
作为匈奴八庭柱当中,隶属右贤王伊稚斜的‘右四柱’之一,呼延部族的新生代武力担当,呼延当屠的战场嗅觉,自是比习惯了主动出击,却几乎根本没有‘汉人可能会打来’之概念的其他头人、贵族要敏锐。
事实上,去年的河套-马邑一战,呼延当屠便是彼时,第一个在单于庭军议当中,提出马邑可能有变的贵族。
只可惜彼时,军臣单于仍迷信于汉人只会守城,根本不会在野外应战,更不可能主动出塞作战的过往经验。
再加上彼时,右贤王伊稚斜才刚经历朝那塞之‘败’不久。
对于伊稚斜猛攻朝那塞而不能下,匈奴单于庭至今为止,都仍旧为‘什么垃圾玩意儿,我上就不会这样’‘如果换作我,顶多三天就能达到汉都长安’之类的夸张言论所充斥。
自然,因作战不力而被整个单于庭鄙视的伊稚斜,在彼时几乎没剩下多少话语权了。
作为右四柱之一的呼延当屠,也不免受此影响,而失去了最后提醒单于庭的机会。
后来,汉人果然自北地踏足河套,呼延当屠的战略预判随之得到验证。
结果第一时间,单于庭仍旧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在当时的绝大多数匈奴贵族、头人看来,这,不过是汉人的‘围魏救赵’之计,看似是在攻打、谋夺河套,实际上,却是以这样的方式解马邑之围。
最让呼延当屠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得出汉人是在围魏救赵、围河套而救马邑之后,匈奴单于庭最终,居然做出了继续强攻马邑的战场决断!
因为在他们看来,汉人既然没有直接来支援马邑,那就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阻碍,让汉人无法增兵马邑。
而向来逆来顺受,总是喜欢藏在城墙内的汉人,居然都被‘逼’的主动出塞,从北地向高阙、从低地势向高地势主动发起攻击,这只能说明:马邑岌岌可危,汉人急了!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一鼓作气,拿下马邑,而后驰骋代北!
这一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最终结果,天下人都知道了。
——匈奴人,失去了整个草原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块宝地。
而汉人,也在饱受战马奇缺、耕牛奇缺、养马之地奇缺等困顿,长达五十多年后,一举获得了这块名为‘河套’的史诗级丰美草场!
从此,匈奴人失去了过冬时的最佳选择,失去了最为丰美,同时又隔断汉地和河西的战略要地。
汉人则拥有了养马地,更具备了直面慕南草原、河西地区,并对这两片区域直接造成军事威胁的能力。
此消彼长之下,汉匈双方本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且综合实力由匈奴人稍胜一筹的战略格局,也随之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微妙变化。
——汉人,越来越强大了,并且强大自身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等再过几年,河套地区彻底被汉人消化,最后一个限制汉人军队的物资短板:战马,也将随之消失不见。
到了那时,汉匈双方的综合国力,便会显现出天差地别的巨大差距。
汉人无论是人口、财富,还是军事实力、后勤保障能力,都将全方位无死角的碾压曾经,驰骋于汉北边境,如入无人之境的匈奴勇士们。
汉人的弓,比草原上的弓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汉人的各类制式弩,草原上也只以‘大秦长城军团的馈赠’的方式存在,且大都无法修理、维护,坏一件少一件。
短兵器方面,汉人多以青铜利器为主,而草原上的勇士们,则多以骨器、石器质地的钝器为主。
即便偶有青铜利器,也同样是秦长城军团意外的馈赠,以及过往这些年,从汉地少量流到草原上的。
远近兵器,汉人都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过去这些年,匈奴能在双方战略争斗过程中占据上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