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最后一个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最后一个计划 (第2/3页)

    泽叔面上一阵红一阵白,甚是难看,底头不语——也许在生林气,也许在羞愧。

    众人静了一阵子,也许他们也觉得林的话有道理。人生求的是什么?不过是希望安逸些再安逸些。人性真的这么伟大?为了有儿子传宗接代?莫非是为老掉牙时留条后路。

    “林仔,没有儿子不行啊!到时动弹不得,连个倒水喂饭的人也没有,好凄凉的!”四叔公语重心长地道。“是啊!总得有个儿子安心。”众人又议论开来。

    有个儿安心。这就是人们悉心照顾下一代而冷落老人家的原因吧。婴儿和暮人,虽都非照料不活,但是,婴儿越大越省心,最终挑起家庭重担,着实让自己松一大口气;老家伙则越打理越糟糕,看不到丝毫的希望。有希望,岂非就是人做事的动力。守着一个半死不活的人折腾了好一段时间,不过是尽一个儿子报答养之恩的责任,求个心安理得罢——这叫人如何提起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报答养育之恩的工作中去。

    “唉!人真可怜,含辛茹苦养大子女,只是为了照顾下半生。”林心内感叹,嘴上却道:“老了可以进老人院嘛,那里人多,更不怕无聊了。”

    四叔公哀叹道:“林仔,这你就有所不知,有次我去探你们的三叔公,他说里面的住宿条件特差,护理的女人也凶恶,有时还要等厕所,争热水冲凉,这叫我如何敢进老人院!”

    林无言。如果社会的福利真的可以让老人家安度晚年,人民群众就不用老鼠过街般逃计划生育。农民老了都不好过,病了不敢上医院;不敢向儿子要钱治病,因为儿女也穷。所以只好痛苦地耗着,到死去。

    林曾听女同学恻然说过这样一件事:她外婆去世时,儿女帮她换衣服,才发现老人家背部已腐烂一大片,一条腿亦折了不能伸直;而据说,她外婆是在天井打水时滑了一跤,结果第二天就生病了,一直到死。可悲的是,儿女一直没有省觉,以为是年纪太老了走不动的缘故,又没有多少钱进医院查看,终发生不忍于心的事。

    “唉!都辛苦了一辈子,还要落得如此刻骨铭心地离开世界。”女同学悽然的一句话,使林想起亦不禁鼻子一酸。其实,有没有儿子传宗接代并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将来病了的时候,能有钱治疗,行将就木的时候,能有一口饭一羹水进口。人不怕死,怕的是临死前所受的种种折磨,因为那确实是生不如死。

    “待我风烛残年之时,给我一支现行死刑的安乐针好了,跳过受病痛的那段折磨。”只要一想到死,林便产生这样的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