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高考落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高考落榜 (第2/3页)

秋收,其实那有你们文人墨客所说的充满喜悦、充满诗情画意呢?林想。

    在林的印象中,家乡从未试过大旱大涝,所以只要肯付出,上天都不会太亏待那一带的农民。每年,除了纳公购粮外,林能算出家里稻谷的总量。林的父母会把粮食卖掉一半,得钱2500元左右;余下的一半,用于食用和喂养牲畜。这样,卖粮和养几头猪所得的,便是林四兄妹读书的最大经济来源。

    可以说,读上高中,是林值得庆幸之事。林是村里第一个去县城念高中的人。村民之所以不让自己的孩子上高一级的学府,归根到底是穷。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尚且要他们疲于奔命,何况是读高中考大学?林有时想:要是中国的农民不用负担孩子的教育开支,脱贫一定不成问题。

    有机会读高中,本该为父母争点面子才对。可是,现在,林想到自己的分数心里就不禁叹息。走在村里,林分明感到许多异样的目光,有惋惜,有同情,有安慰,有鄙视,还有庆幸。无论何种眼神,都让林看了心里难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林都赖在家里反省。

    考不上大学,其实是林意料中事。自上高二,林便有厌学情绪,林也搞不懂那是因为自己开始变得有思想抑或是懒惰造成,反正拿起书本,很难专心听讲,脑子里想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邻班有个女孩真好看,不知有没有机会结识?明天要买饭票了,向一杰借多少钱好?怎么这么久还不放学?要是我老婆头一胎生女,该如何是好?要是我考上大学,父母有钱供我读书吗?……

    林曾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听课,可惜不到十分钟,又天马行空起来。怎么我的自制力如此的差?林问自己。

    一节课下来,林总有一种负罪感,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供自已读书,而自己却不好好努力。

    林开始写信联络初中的同学,希望通过同学找份工作。本想打电话的,可惜摸尽裤袋,亦未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