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6章 成立智囊团的必要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46章 成立智囊团的必要性! (第2/3页)

感动的看向肖建国,不得不承认大伯为自己着想的很多。

    这一刻也意识到家族子弟的优势,到底是什么了。

    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完整性的规划和布局,这种布局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而是完全循序渐进,有规划制定的发展脉络。

    只有真正的政治家族,才能带给家族子弟如此详细的服务。

    如果是单打独斗的草根干部想要组建智囊团,就比较困难了。

    一没有这个实力,二没有这个必要,三是没有信服力。

    尤其是第三点,你没有信服力的时候,谁愿意脱下官服或者放弃个人事业,去服务你呢?

    既然是做了你的个人智囊团,意味着你的发展和未来,就是他们的人生成就和未来。

    相当于融资一样,他们是把人生的所有一切都投资在你身上,那就一定要换取收益的,如果你没有未来的发展,没有发展起来,他们的投资就失败了。

    这种投资可不是金钱那么简单,而是时间,是时光,是人的生命。

    “富堂敬在国税与财税这一块是专家级别的,他可以带给你很多行之有效的观念和建议,让你有一个抓手,而不会在不懂的领域抓瞎。”

    “智囊团的成员一般来说是三到五个人,有负责党政军的,有负责财政经济研究的,有负责社科人文的,有在政治上出谋划策的,还有跟基层息息相关的,避免随着你级别越高,而脱离现实。”

    “所以,小东,不要觉得智囊团距离你很遥远,它不远了,你已经是副厅级,即将执掌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市辖区近百万人,衣食住行,民生就业,个人发展,教育医疗,生命财产安全,都在你手上握着。”

    “这个责任感,你推脱不掉的。”

    “但你一个人是分身乏力的,是做不好的。”

    “你之前在庆和县担任县委书记兼县人大主任,兼县长的时候,什么感觉?”

    肖建国说到这里,突然提问杨东。

    杨东见大伯这么问自己,立马明白其深刻含义。

    自己当初在庆和县一肩挑的时候,真的是有些忙不过来,有些手忙脚乱,有些撑不住,又是县委书记,又是县人大主任,还是县长,可谓是党政集权于一身,但责任也都在自己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