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8章 丁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98章 丁忧 (第2/3页)

似的。

    “这胡子也要长出来了。”

    庆皇戴着老花镜,盯着秦雄英,越发的满意。

    如今就已经这么高,个子未来肯定差不了。

    个子差不了,那么以后穿龙袍,就能更有威仪!

    至于胡子,对于大庆上下来说,这是男人的正常象征。

    毕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说到底,还是大庆士人保养的普遍比较好。

    哪怕到了三四十岁,也跟二三十岁似的。

    若说如此,往堂上一坐,下面百姓望着堂上的官员老爷看起来如此年轻,天然的就少了几分信服。

    可有了胡子,就不容易显得年轻了。

    也更容易被人信服。

    当然。

    这也只是一种有道理的说法而已。

    还有更多人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这后面还有一句。

    孝之始也。

    这句话,是孝经中的一句话,也是整个天下的共识。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孝顺,才是人身上最美好的品质。

    若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你还指望着这种人对其他人好吗?

    故此。

    是否孝顺父母,是这个时代对人评判的重要标准,代表着此人可否信任。

    至于说孝经是孔夫子所做,实际上孔夫子,也不过是总结了周时的思想,并且发扬光大罢了。

    到了汉时,官员选拔用的便是举孝廉。

    孝尚在廉之前。

    至今大庆官员,若是父母亡故,要辞官回乡,丁忧三年。

    至于丁忧三年后,回来是否还能官复原职,那就很难说了。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

    丁忧,更是大庆上下的治国之本。

    秦风倒是觉得,就凭借着官员们那为了权利不顾一切的嘴脸。

    这丁忧制度,更像是年迈官员,去打击年轻官员的重要手段。

    毕竟年迈官员父母早没了,自然能牢牢的掌控着权力。

    而年轻官员没了父母,只能乖乖的回家守孝,孝期结束,能否再回来当什么官,就难说了。

    当然。

    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年淋过雨的原因,到了老了直接撕伞。

    当然,丁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