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一章 另一个开始 (第1/3页)
亚特兰大老鹰队是1999年选秀大会最积极的参与者,没有之一。
老鹰队在NBA的历史相当悠久,悠久到它成立的时间其实比NBA这个联盟还要早。
NBA的前身BAA成立于1949年,而老鹰队的前身布法罗野牛队在1946年就成立了。
野牛很快搬去了伊利诺伊,改名三城黑鹰,成为NBL(1935年成立的职业联盟)的一支球队。
1949年BAA成立后,NBL的部分球队和BAA合并加入了进来,并在1951年搬到了密尔沃基,改名为密尔沃基老鹰。
1955年,老鹰队在密尔沃基又待不下去了,搬到了圣路易斯,改名圣路易斯老鹰。
在圣路易斯的岁月是老鹰最为辉煌的阶段,他们选中了传奇内线鲍勃-佩蒂特,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当时NBA的顶尖强队。
佩蒂特是蹭分打法的鼻祖,作为跑跳能力一般的白人球员,佩蒂特刚进联盟时一度被认为难以在这里生存。
而且他性情温和,在大学里打法很绅士,而1950、60年代的NBA极为粗野,打架是家常便饭,篮下更是常年和打架一样,佩蒂特刚进来自然很不适应。
后来主教练让他改打大前锋,佩蒂特开始更加靠外,他研究出了一套符合他自身特点的打法:
中距离作为主要终结手段,利用走位和判断抢夺前场篮板二次进攻得分,还有就是造犯规上罚球线。
在大学时他常用的背身进攻手段基本被抛弃,也不再做中心支点策应全队进攻,而是摇身一变成为篮下蹭分高手。
用佩蒂特自己的话说,“进攻篮板对我来说每晚价值8到12分。然后我在罚球线上又得到8到10分。跟着我再命中几个跳投,这便组成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佩蒂特的这套打法,为身高不足以打中锋,灵活性和运球能力又不足以打小前锋的内线球员指了一条明路。
在中锋在内线占据统治性地位的年代,佩蒂特的成功丰富了内线球员的打法,为很久之后的大前锋盛世早早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老鹰分别在1957、1958、1960和1961年杀入总决赛,对手都是不可一世的比尔-拉塞尔和他的波士顿凯尔特人。
和倒霉的湖人连输6次不同,佩蒂特率领老鹰在1958年战胜了凯尔特人夺冠,并且在决胜的第六战砍下了50分,一举加冕。
但就这个冠军和对凯尔特人的胜利,让佩蒂特和老鹰拥有了足够吹嘘的资本——拉塞尔和凯尔特人12次总决赛经历,只输了1958年这一次。
这就相当于1988年查尔斯-巴克利在总决赛率领子弹击败甘国阳和波特兰开拓者夺冠,足够巴克利吹一辈子。
而现在,巴克利已经在考虑加盟波特兰开拓者了——前提是甘国阳能经得住FBI的调查。
1965年佩蒂特退役,老鹰队的老板开始考虑将球队搬离圣路易斯,因为这个城市的篮球市场太小了些,球队缺少一个容纳足够多球迷的主场。
老板在尝试各种办法尝试换一个大的场馆无果后,在1968年将球队卖给了亚特兰大的房地产商老板,球队随之搬到了佐治亚州的首府亚特兰大,改名亚特兰大老鹰,这支球队延续至今。
之后几十年时间里,老鹰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篮球天才和崛起机会,但他们似乎总是无法抓住,导致球队始终高不成低不就,在联盟里无法成为真正具备竞争力的球队。
他们拥有过皮特-马拉维奇,但最终将他送走。
他们在选秀大会上摘下过大卫-汤普森,可汤普森不愿意为老鹰效力去了ABA。
他们在80年代获得了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却始终无法越过分区半决赛的雷池半步。
到90年代中期,老鹰队在自由市场签下穆托姆博,再度开启了他们的重建之路。
可惜,老鹰始终被遮蔽在芝加哥公牛、印第安纳步行者、迈阿密热火等强队的阴影下。
别说进总决赛了,东部半决赛再度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雷池,在人们的印象中,老鹰始终都是伪强队。
在连续多年冲击总决赛总冠军失败后,1998-1999赛季后,老鹰队再度决定按下重建的按钮。
以范埃克塞尔、莱特纳、穆托姆博为核心的阵容被拆散,范埃克塞尔被交易送去了金州勇士。
老鹰从勇士得到了1999年的首轮选秀权,摘下了杰森-特里,作为球队新的后场发动机。
跟着老鹰将莱特纳送去了底特律活塞,又交易得到一个1999年首轮选秀权,摘下了朱利安-琼斯,紧跟着将他送去费城76人,换来一个2000年的选秀权。
老鹰还有一个从1997年交易中得到了1999年首轮选秀权,他们用这个选秀权摘下了得分后卫迪恩-格洛弗。
而老鹰自己拥有的20顺位选秀权,则拿来挑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