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75章 时过境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75章 时过境迁 (第2/3页)

不到的东西,你也要得到……”

    “留在安南,虽然也能建功立业,可你们的石家的功勋不在南方,而在大西北,在北方,辽东,你的敌人也不应该是那些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弱小之人,而是草原上的蒙古人,所以,朕还是让你回到京师来,辽东九边重镇,朕思来想去,只有大同最为合适与你,不过,你外出征战数年,此番好不容易回来,先在京师与家眷好生团聚一番,任职与五军都督府,等过了年,你在出发去大同述职.”

    朱见深之所以选择让石彪去大同,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他能在西北有所建树,还是想着他能够将哈密卫打造成一座不可攻破的碉堡,成为大明在西北对抗蒙古,继而西进。

    “多谢陛下体谅。”石彪赶忙应道。

    而石彪说完之后,朱见深轻声说道:“虽然过了数年,不过,朕每每想起为朕挣扎沙场,平定女真,纵横辽东的石家叔侄,也是颇为心痛,石亨当年所犯之事,无异于谋反,但朕仍念起战功,不愿使其拖累家人,更不用使其拖累与你,朕的苦心,你应该知道。”、

    朱见深说完之后,重重的叹了口气。

    说白了,当年石亨之死,作为皇帝的朱见深再其中也扮演了推手,但主要原因是再石亨自己,即便没有朱见深擢升陈瀛为宁国公之事,即便朱见深再石亨占领交州城,控制安南的北方后,给了他安国公的爵位,也不会改变他现在的这个结局。

    人性的软肋如此,不能改变……

    而此时,朱见深重重叹口气,也不算是拉拢石彪的心,他真是有感而发。biquge.biz

    而石彪听完皇帝陛下的这句话后,又赶忙跪下身去:“陛下,臣清楚,叔父乃罪臣,他当年所做之事,无异于携兵胁迫陛下,陛下宽厚仁德,允许婶母以及两个兄弟留在京师居住,并未降罪责与他们,石彪只怀着一心感恩,心中不敢有任何想法。”

    ”起身吧,给朕讲一讲在安南的战事,朕想好好听一听,安南的风土人情……”

    “谢陛下。”说着,石彪便站起身来,而后便开始给皇帝陛下讲述这些年,他在安南经历的大小战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