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0章 我耳背,再说一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0章 我耳背,再说一遍 (第2/3页)

办公。

    即便是从北京的三品官调到南京给你升了一级,他也不会高兴。

    这已经是脱离权力中枢,以后都不会再有新的进步了。

    这也是为何,身为魏国公世子的徐俌也想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到京师捞个军职,弄点军功,在以后也能将魏国公府从应天府带出来。

    这个诱惑很大。

    即便冒着风险,徐俌也愿意做。

    在此时的南京城,权力最大的有两个人。

    南京守备、和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兼任)

    当然也是在中后期,南京又增设了镇守太监,比南京守备,参赞机务的实际权力还要大。

    而此时的南京兵部尚书孙原贞,现在都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永乐年间的进士,历任主事,郎中,江西布政使,而后又在成化元年,组织剿匪大计。

    原贞进兵捣贼巢。俘斩贼首陶得二等,招抚三千六百余人,追还被掠男女。捷闻,玺书奖励。请奔丧。逾月,还镇。复分兵剿平馀寇。奏析瑞安地增置泰顺,析丽水、青田二县地置云和、宣平、景宁四邑,建官置戍,盗患遂息。论功,进秩一等。

    成化三年六月,在于谦,李贤等人的上奏下,朱见深发圣旨擢升其为应天府兵部尚书,同年十月,任应天府参理政事。

    不过现在的孙原贞是真的老了,精力也大不如从前,因为曾有大功,朝廷也端着,他不请辞,朝廷也不会罢官,这也是在南京官员中,真真正正养老的那一拨人的首领。

    而应天府守备,就是魏国公了。

    孙原贞今日也来了,不过一直都是闭着眼睛,没有说话,迎接徐有贞他没有去,本来这次他也不愿意来,可小国公亲自去府中请的,这才让孙原贞到了魏国公府。

    在他看来,什么新税制,旧税制的,都跟他没有关系了,我都活到了七十多岁了,再过两年,就黄土埋身了,不能跟着这帮小年轻瞎胡闹了。

    所以,孙原贞在接到圣旨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不支持,不反对,我老了,我怕谁……

    可现在看来,徐有贞也不想让自己脱身而出啊。

    魏国公出来后,孙原贞的这个感觉便越发强烈,魏国公都不能置身事外,更何况是自己了……

    “魏国公今日让朝廷丈量他们家的土地户册,乃高风亮节之举,也是众位官员的言行典范,现在让魏国公,给各位大人说一说,他是的心路历程是如何转变的。”徐有贞高声说完之后,便对着身旁手足无措的魏国公低声说道:“魏国公,说说吧……”

    徐承宗叹了口气,顿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本国公这几日身体不适,但徐都御史,一而再再而三的前来探望本国公,让本国公很是感动,他于我讲述新税法的好处。”

    “说白了,就是公平,可能众位大人,或是某个已经退隐的大人,其家里面的土地要征税,又或是哪位大人做着点小生意,也要交纳商税,但咱们都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而忘了朝廷的大义,所以,本国公就借着寿辰的机会,将各位大人邀请过来,让徐都御史好好给各位大人聊一聊,说一说。”

    “骗人……”

    “对,骗人……”

    "魏国公骗人,各位同僚,魏国公是年初的时候,才摆的寿宴,当时只有京营的几名将领参加,今日根本就不是他过寿……”

    徐承宗听到下面的官员针对他过寿的事情,发飙,当下有些蒙,而徐有贞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丝毫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