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4章 战争残酷,枯木逢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4章 战争残酷,枯木逢春 (第2/3页)

当初曹操之所以同意杨修那个计策,实在是因为袁绍称帝那一年里。

    兖州已经被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青壮已经不多,实在没有什么可固守的价值。

    为什么其它地方望风而降,那是因为城里真没有什么力量能抵抗曹军了,加上那些地头蛇的家人全都转移去了南方,才十分干脆的降楚。

    为什么曹操一定要灭了称帝的袁绍,一定要打下皇城昌邑。

    自然为了得到那数万袁军,还有昌邑那十多万青壮。

    袁绍会留下那些财宝自然是意外之喜,可就算没有,曹操也能从城里得到足够的好处。

    可以说经此一战,曹操算是彻底掠夺尽了兖州仅剩的东西。杨修的那个提议,其实也正中他的下怀。

    留给北汉一些没什么用的老弱,还能用来掩护大军南撤。

    要是刘备不接受,或者在路上向关羽那样驱赶百姓,那南楚的文人就会借着此事大书特书,以此来攻讦北汉,指责他们的君主是个假仁假义的小人。

    只不过后来所有人都闭嘴了,对此事纷纷避而不谈。

    原因无它,只因为汉王刘备昭告天下,兖州以后就是北汉领土,兖州之民以后就是汉民。

    在这个冬天,不会让一个百姓饿死,或者冻毙于荒野。

    战争本质就是残酷的,在刘备通行天下的布告里,也没有指责南楚焚城和驱赶、强迫百姓南下的暴行。

    只是说了愿意在兖州化为焦土的各个城池上面开始筑造新城,给他的子民们重新安家。

    布告的最后自然是汉楚双方再度握手言和之事,还提及了商路已经恢复,欢迎南边的商人到北边做生意。

    其实前面的话百姓们都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可怕的战争终于停止,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而且商路一通,百业繁荣,他们就有活干,有饭吃,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那个王座之上是谁,谁会再次登上帝位,完成统一大业,是刘是曹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这其实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