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良人当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2章 良人当归 (第2/3页)

对称得上是人才济济。不算借给秦汉用来治理地方的郑玄众弟子,和原颖川一系青史留名的人物,在那数十万洛阳百姓里也发掘出了特别多的干才。

    有这些人的加入,大大弥补了各郡县基层缺乏大量高素质吏员的囧状,才能让每一道政令精准无误的执行。为什么去过幽州的外州商人都众口一词地夸赞那里出现了文景之治才有的盛世场景,全都离不开每一位吏员在背后默默付出。

    重点是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大家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扬着笑脸走进洛阳城的白袍青年。事后也不是没有聪明人猜出那场瘟疫背后的真相,但那重要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当初真被董卓强行带到长安,以西凉军那糟糕的军纪路上会死多少人是显而易见的。如张良这等惊世鬼才,愿意为他们这等升斗小民行那瞒天过海之计,更是连那传国玉玺都丢了出去,又怎能不让人感激涕零。

    对这些洛阳百姓来说,天下属不属汉已经并不重要了,他们要死心塌地的跟着桃园四兄弟干,就算此刻刘备称帝引的四方来攻也没有一个孬种会离开。

    也就是现在没人敢来挑衅幽州,否则众诸侯会发现一个令他们胆寒的事实,这里的百姓都会与城池共存亡,压根就不会接受别人的统治。

    更别提各县正在积极的整军备武,用水泥、良木、铜、铁等材料修缮加固城池,农忙过后有空闲的百姓更是主动报名参加民兵训练,为保护自己家园献策献力。

    这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攻幽的难度正在成几何倍数增长。这也是张良给幽州指明的第二阶段核心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练强军,革兵甲,慢出兵,缓称王。

    具体事务如今已经放权给了荀氏兄弟,因为刘备娶了荀采为正室夫人的缘故,他们已经被牢牢绑定。那种分头下注的把戏如果没有张良还可以玩玩,但有那狠人在侧,荀家人也不敢自找不痛快。

    自从张良带着十万辽东铁骑去了西凉以后,各路诸侯派到蓟县的奸细没少散播他想拥兵自立的消息。但刘备知道后只是笑而不语,幽州文武也没有把这当一回事。

    因为编瞎话也要合理一点,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