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洛水之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6章 洛水之誓 (第2/3页)

 此时的洛水之誓在人们心中还是很神圣的,光武帝刘秀曾指着洛水为誓,放过了杀他大哥的仇人朱鲔鱼,在对方带领着洛阳地区十几万将士投降后,也没有在事后反悔而杀掉他,并将其封为扶沟侯,从此富贵一生。

    这件事后来广传天下,洛水之誓对人们还是很有约束力的,直到司马懿那个小人出尔反尔将这东西当成了一个屁,直接违背了他的誓言,在得到胜利之后将曹爽和他的家人全部杀死。

    这事做的就和吕蒙白衣渡江一样没有底线,给后世造成了特别恶劣的影响。此后别说指着洛水发誓,就是指着祖宗发誓别人都不太会信了。

    后者比起前者也不遑多让,因为自古以来,即便是刀兵血战的战场,百姓要在延绵的战争中活下去,就得需要穿行其间的商人,“互通有无”至关重要。

    在白衣渡江,背刺盟军主将这个事发生之前,无论这个天下打的多么乱,诸侯间交战多么频繁,穿着“白衣”的商贾都能能享有特权,可以在各大势力之中来往自如而不被攻击。

    因此在战乱时代,穿着白衣的商队在天下各州「畅通无阻」、「互通有无」,是战争时期保障民生的战争规则与伦理底线之一。

    举个例子,如果李典车队去徐州送货途径琅琊郡开阳县之时穿的是白衣,臧霸出手把这些货给抢了,还把人李典给杀了,那他此生就真只能窝在山里当山匪了,因为哪个诸侯都不敢收他,战败后就只有死路一条。

    穿着白衣自然可以骗过臧霸,但军队扮商人这事传出去之后,幽州的繁盛景象一夕之间就会崩塌,他们再也得不到任何其他州的物资,真会被其他诸侯困死在那一州之地。

    自古以来一直各个国家都在遵守的规则,到三国时期就被吕蒙给破坏了,可想而知孙权在知道白衣渡江和关羽之死时所受到的惊吓和内心的愤怒。不出所料,江东鼠辈这一个名词跟了他们整整上千年。

    因为司马懿和吕蒙的行为,不知道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