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社交平台的烧钱对决 (第3/3页)
浪在沉默几天后终于有了动作。
博记正式推出了“优质博文奖励”,宣布只要发布的博文达到一定标准即可领取现金补贴。
根据新浪公布的奖励标准,看起来和微博差不多,但是新浪博记要求的数据比微博还要低一点。
于是很多用户抱着“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的心理,开启了脚踏两只船,准备薅两边羊毛的准备。
“博记”公布奖励计划后马上就有一大批账号跟风涌入,其中不乏许多微博著名段子手。
新浪“博记”又重新抖了起来。
王威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现在局面又回到了平衡,剩下的就是双方内力的比拼了。
在金钱的刺激下,用户们开始搜刮肚子里的墨水拼命的输出博文内容,段子手一个接一个的发段子,有时候实在憋不出来连顺口溜都发了。
当然,一个人的智慧始终是有限的。
很快就有聪明人灵机一动,我一个人想不出来,那我找一群人帮我想呢?
一群人运营一个账号,得了钱都有得分。
于是第一家营销号工作室在大学的一个寝室中诞生了,宿舍中的几个学生抱着笑话大全做参考,不停的编撰各种笑话和段子。
效果立竿见影,他们账号的数据越来越好,一周下来就有了三千多块钱的奖励。
几个大学生在领到微博发的奖金后狠狠地搓了一顿,然后下定决心再接再厉。
很快就有同校的学生跟进,同样是聚拢了几个同学开账号发笑话。
这就成了MCN的雏形,几个小工作室很快就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在连续高强度输出后,微博很快注意到了这个账号的异常,马上就有人来跟进。
发现是几个大学生的搞的小作坊,专业人士就提出了建议,让他们正规化运营。
比如注册公司,确定账号归属权和股份,有计划的养号,以及后续如何和广告商对接沟通。
对于微博的建议很多大学生都拒绝了,他们本来就是当个副业,也没真打算干这行,基本是得过且过的状态。
不过还是有脑子灵活的,听取了微博的建议,直接开始了大学生创业,注册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同时把同校的其他团队给收编了。
就这样,在微博大战中有的靠自身名气躺着收钱,有的靠自己才华脱颖而出,有的靠集体智慧风生水起。
这场微博大战很快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脑子活的游走两个平台不停的薅羊毛,已经赚了不少钱。
当然,有原创就有抄袭。
很多账号干脆就不创作,专门盯着微博一批账号来复制粘贴到“博记”上,然后再到新浪“博记”复制粘贴到微博上。
这种账号本身就是奔着赚快钱来的,自然不会注意内容品控什么的。
于是大家经常看见微博的段子被复制到“博记”后,因为太火又被抄袭回了微博。
内销转出口再转内销了属于是。
对于这种行为微博自然是严厉打击的,发现抄袭就封禁账号绝不手软。
对此“博记”方面就态度暧昧,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于是“博记”上边各种抄袭号愈发猖狂起来。
说来也奇怪,博记上面有的账号原创没多少热度,抄袭的账号热度却非常的高,各种评论和转发都高的离谱。
看着各种靠着抄袭赚钱的号,做原创的博主自然气个半死,投诉了半天都投诉了个寂寞,有很多人干脆就直接投奔微博了,再也不更新“博记”。
毕竟人家微博真的保护原创,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对此“博记”毫不在意,只要那些抄袭号能持续有热度,其他人愿意走就走呗。
双方打的难解难分,花钱如流水一般。
一个月过去,微博晒出了自己的战报,奖励计划一共发出去六千万。
“博记”方面也不甘示弱,公布自己补贴了四千万。
双方勉强打个平手,而其他的微博平台一直保持了沉默。
两个大哥打架互相开AOE,他们能怎么办?
他们也很绝望啊。
只希望这两个大哥握手言和,不要再烧钱了,一个月就撒出去几千万,这TM是人玩的吗?
但是微博明显是不打算罢休,再次发出了公告,“奖励计划再次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