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 农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9章 农忙 (第2/3页)

 杜星剑、杜鸿羽和杜清安,一放假就回到了千水村,帮着家里一起收麦子。

    杜老二他们爷几个都力大无穷,三天的时间就把家里的十几亩田地收割完了。

    接着就是到村里的打谷场去碾麦子。

    像杜老二家里是又买了牛的,于是碾麦子就只需要牛和骡子拉着石滚,前前后后地碾开麦穗,人在后面用铁叉挑起秸秆,将麦粒空下来。

    等到麦穗全部碾开,麦粒全部脱下来之后,就将秸秆堆起来,把麦子收了。

    后面,秸秆可以拉回家,烧火。

    当然之后,还要找一个风口,将麦子扬一扬,将混在麦子里的土扬开。

    干净的麦子还要再暴晒几天,晒干小麦中的大半的水分,易于储藏。

    最后就可以将粮食装进麻袋里,用板车拉倒城里,交粮税。

    通常粮税一交,剩下来的粮食再扣除一家人的口粮,再有富余,还能卖到城里的粮站。

    卖个几两银子,加上原来攒的家底,农忙之后,家里有适龄小伙子要娶媳妇的,这个时候就可以请媒婆张罗了。

    当然这都是年景好,风调雨顺的时候,要是大旱大涝,那可能地里的收成都不够老百姓一家老小吃的,这个时候就闹饥荒了。

    好在,如今他们扎根京郊,半年下来,果真是风调雨顺。

    也不知道京郊是不是真的有龙脉的原因,京郊地界自古以来,的确很少出现天灾人祸。

    整个千水村忙碌了半个月,整个农忙就全部过去了。

    每家每户,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千水村还办了两桩喜事,一个是他们村的小伙子娶媳妇,一个是他们村的小姑娘嫁到了隔壁村。

    酒席都办的热热闹闹的,这个时候是每家每户手头最富余的时候,就连菜色都比其他时候办喜事的菜色要丰盛一些。

    两家酒席,杜幼菱都跟着爹娘和哥哥们去吃了,就连新娘子都见了两会。

    热热闹闹过了几天,大哥杜星剑、二哥杜鸿羽和四哥杜清安假期结束,就要继续回书院读书了。

    杜幼菱虽然还是不舍,但也好了很多,不像以前一样会偷偷掉金豆豆了。

    又过了几天,下了一场大雨,等地干的差不多,还有商的时候,千水村的村民又忙碌着将大豆、红薯和花生种了下去。

    菜地里,空心菜,胡萝卜,油麦菜,黄瓜,茄子这些也可以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