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衣锦还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衣锦还乡 (第2/3页)

sp 马队不可进城,只将他们送到河边渡口便交割了。自有那渡口做工的脚夫,拿竹制的背篓背了物什乘了渡船送他们入城。

        这渡船乃是一支两头弯弯翘起的大木舟,刘妈妈扶了陈夫人坐了,小小也站在船内往下看,这水深不知几许,但是清澈喜人,连那河底的沙石鱼虾都看得清清楚楚,难怪称之为“清江”。

        施州府城的城门,看在陈夫人等人眼中,自然比不得成都府,天佑只微微嘟囔了一声“不过如此”便被哥哥拍了一掌,正待向陈夫人撒娇,转头便看见父亲刀子似的眼光,脖子一缩便不再说话。

        东城门外并无人迎接,赵老爷心下纳闷不已,当着陈夫人的面没说什么,面上带出来颜色十分不好看。天赐还好,只是狐疑了一阵,并没说话,天佑吓得躲到陈夫人背后,离得父亲远远的。

        好在已是进了府城,也不愁这一点路了。刘管家便吩咐了脚夫,又雇了一乘滑竿叫陈夫人坐了,一行人穿过府城,自西门出得城来,往赵老爷老家谭家坝而去。

        这谭家坝乃是离着施州府城最近的一个大村,不过也有二十来里地。穿过府城的时候,那抬着滑竿的人嘴快,向陈夫人介绍着城中景物,岂料没走几步路,便到了西城门。

        陈夫人讶然,这施州府就只得如此一点点大小么?想到日后便要在此定居生活,不由多了几分担心。

        天赐兄弟俩不曾察觉母亲的忧心,只紧跟着赵老爷一路步行。天佑先还调皮,一路东张西望,没走得几步便叫起苦来。刘管家上前要背他,却被赵老爷一顿呵斥,只好恹恹地靠着哥哥步行。

        一出西门便是一段青石小路蜿蜒下山,山下一条碧带,正是赵老爷所说的蔡家河,河边几个农妇或是洗菜、或是濯衣,回首看府城,原来竟是在山上。

        小小没那精神细看,她早就走得上气不接下气,脸上满是汗水。刘妈妈看着心疼,蹲下身来要背她,她摆摆手拒绝了。

        这府城的路不比山路轻松,一个人本就难走,若是背了自己,累坏了刘妈妈怎么办?也不言语,只是紧紧攥着刘妈妈的手,硬拖着朝前走。

        天佑叫苦连天,陈夫人让他上了滑竿坐着,又好言安慰了天赐几句。天赐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弟弟年幼,他也是心疼的,可是怕父亲又会斥责,对着陈夫人的言语默不作声,只偷偷拿眼角余光去看赵老爷。

        眼见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山水,赵老爷湿润了眼眶,哪里看得到儿子和夫人的小动作,只颤抖着嘴唇低声颂道:“少小离家老大回……”

        这条小路,自五岁发蒙,七岁进学,他走了许多年。那么多星子未落的清晨,那么多晓月初上的傍晚,父亲未去世时,是满怀欣喜和希望地牵着父亲的手走过;父亲去世后,带着悲痛和斗志走过;最后一次连夜奔逃,匆匆走过这条小路,便一去经年不曾还家……

        正是应了那句“近乡情怯”,眼见着转过谷口便到谭家坝,赵明礼的脚步沉重起来,渐渐从队伍最前落到了后面。

        这样一支队伍很快便引起了进出村人的注意,正是农忙时节,坡上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