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谁成就了谁? (第2/3页)
戴草帽的男子其实刚刚看到了他们在路边停下,只是没想到他们会走进来,不过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小哥不敢当,老爷是过路的吧?若不嫌弃的话叫我王青山就好。”说着他对太上皇拱了拱手
太上皇听到王青山的名字,怎么就觉得似乎挺耳熟,于是看向身后的赵公公,赵公公点了点头。
太上皇明白,王青山就是那个掏光家底,开荒种果树想要带百姓发家致富的昌河县令,对方没有言明自己县令的身份,太上皇自然也就没拆穿,抬手抱拳还了一礼。
“嗯!我们路过此地,见这边果树成荫就下来看看,这今年看样子又是个丰收年啊!”
王青山点了点头,手中继续为树上的鸭梨套着袋子。
“这些年皇后娘娘提出的以工代赈好啊!以往要让百姓服徭役是哭爹喊娘,不愿离家,自从以工代赈之后,咱们昌河啊!前些年修建了不少的河坝水库,还有河渠,水车。”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距离自己最近只能看到露出水车头的水车说:“这位老爷你看,我这片地啊,是在荒山之上,也是咱们县最高的一处果园,就是这样依然可以多建几座水车,把这水啊运送到这山坡上。
这果树啊!才能生长的如此青翠茂密,果子水嫩多汁。所以今年必定是个丰收年。”
梁帝点头:“嗯嗯!那确实不错,以工代赈救了天下百姓,也救了大乾啊!”
“可不是,所以说皇后娘娘就是聪明,咱们县6年前开始大面积种植梨树,板栗树、枣树,如今啊!种植面积已经超越8000余亩,去年一年产值就突破了5万两。
今年挂果的梨树,枣树,板栗树更多,我估计,今年的产值至少能突破10万,等到明年后年这8000余亩全都挂果售卖,我相信产值至少能破40万两,百姓们的生活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还有啊!皇后娘娘让大乾日报上刊登的养殖,种植专栏,还有出的农书简直就是百姓的种地的百科全书的!”
“你看看这袋子,十几年前你可敢想,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