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诈降(中) (第2/3页)
这么快的速度沦陷了。
甘宁将大帐的帘子卷起,挂在门框之上,又向傅巽比了一个“请”的手势,傅巽定了定心神,躬身走了进去。见周瑜正笑眯眯的坐在军帐上首,傅巽施了一礼道:“荆州东曹掾,现襄阳监军傅巽,拜见江东军大都督周瑜。”
“傅公悌瑰伟博达,有知人鉴,在下久有耳闻,今日得见,真是有幸。”周瑜微微坐起,还了一礼,接着笑道:“不过在下倒不曾听说公悌有曹沫专诸之勇,豫让荆轲之能,蒯太守这次怎么会派你来刺杀我呢?”
傅巽愣了一下,随即拱手道:“大都督取笑了。在下此次特为投降而来,有蒯太守的降书在此。”说罢,傅巽从袖中取出蒯越写好的降书,递了上去。
周瑜接在手里,慢慢打开,见上面写道:
荆州襄阳太守蒯越,拜上江东大都督周瑜:越受刘氏厚恩,本当与襄阳城共存亡。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荆南四郡之兵,当江东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荆州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我等不顾生死,敢与将军相抗,非是自负其能,欲以卵敌石,乃是追刘荆州之厚恩也。然近日荆州牧病体沉重,刘琦小子,不顾孝义,自立为一方州牧,擅作威福,有功不赏,无罪受刑。越系旧臣,见荆州已有累卵之危,虽心有不忿,但实知近日之事,盖因刘琦而起,故心实恨之!伏闻江东军主帅孙伯符将军、大都督周公瑾将军诚心待物,虚怀纳士,越愿献上襄阳,率众归降,以保一方安宁。泣血拜白,万勿见疑。
书信的下方盖着襄阳太守的印信。
傅巽见周瑜神态自若,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上前一步道:“蒯太守还说,上次冒犯大都督虎威,实在是出于无奈,还望大都督见谅,不要记恨在心上。此次纳土归降,是的的确确的出于真心,希望大都督能不计前嫌,饶恕他之前所犯的错误。”
周瑜将手中的投降信反复的看了几遍,沉吟了一会,将书信扔在桌上,大声笑道:“蒯太守和傅先生的这招诈降计,未免太过拙劣了。”
傅巽来之前早就预料到周瑜会起疑,此时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倒也不是十分惊慌。傅巽面色不变,拱手道:“蒯太守与我倾心投降,大都督怎么还不相信呢?”
周瑜笑道:“我也是以今日事势论之:襄阳城城高墙厚,虽然经历了前败,但是城上守军数量不降反增,足见城中可战之兵不在少数。且蒯家为荆州旧臣,蒯氏与蔡氏又是荆州最大的两个家族,此时蔡氏家业凋零,不足一提,刘琦就算再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