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孙大力教学 (第2/3页)
的地。这是上等地,这是中等地,这是下等地。”
在场的都是庄稼好把手,早就看出三块地的不一样了。
一开始还疑惑为何三地隔离的那么远,原来是三块肥力不一样的田地。
孙大力继续解释:“不同的地,使用的肥料是不一样的。”
接着又说:“上等地,使用的肥料比较少,其次是中等地,再次是下等地。反正越不肥沃的土地使用的肥料越多。越是肥沃的土地,使用的肥料越少。
这三块,就像三个水塘一样。本身水塘满满的,我们就加少点水,水塘不满的得拼命加水,肥料就像水一样,根据水塘里面的水多不多,来决定放多少水。”
这么一说,百姓明白了。
孙大力又仔细讲述了,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分别要壅肥多少。
其中一个老汉忍不住地问:“孙护卫,下等田要壅那么多肥料?”
几千斤的鸟粪肥料这么壅肥,也太多了吧,而且肥料那么贵,那得花多少钱。
虽然没有具体核算过成本,但得到的粮食抵不过壅田的鸟粪,可不划算。
孙大力赞赏地说:“爷问的好。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问题。”
顿了顿,继续说:“乡亲们,下等田要壅的鸟粪肥料比较多,所以一开始用或许会资不抵债,或许把收回的粮食卖掉也比不上买肥料的钱。土地贫瘠,得要不少肥料来堆成好田。就像一个人,不给吃饱饭,哪里会长得壮士呢。”
吞了吞口水,继续说:“下等田,大家可以选择不使用鸟粪肥料,又或者一点一点地使用,今年用1000斤,明年再用1000斤,一点一点地积累,
长年累月,下等田也能成为上等田。就像我们开荒一样,没道理一开垦就是好田地,得要种黄豆肥田,得要放上不同的肥料,慢慢地把田变好。大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村长和老大爷听到这里,不由地咧开嘴巴哈哈笑。
的确,下等田得要慢慢养,才有机会成为上等田,而养的过程说实话就是花钱花精力。
因为有鸟粪肥料,用金钱买时间,直接把下等田快速变成好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