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生物计算机,未来的新方向 (第2/3页)
干计算机,也就是现在的计算机体系下的。
而生物计算机,又称湿体计算机。
这些搞下来,星尘公司的实验室该怎么分都得头疼欲裂!
行政管理岂是一个难字可解!
“但即便是这些,西方也同样立起了一道技术壁垒啊。”
秦琳琅有些担忧。
如1986年小日子就开始研究生物芯片。
研究有关大脑和神经元网络结构的信息处理、加工原理。
以及建立全新的生物计算机原理。
探讨适于制作芯片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如何通过生物工程(用脱氧核糖核酸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来组装这些生物分子功能元件。
这些都有专利,是技术壁垒,还是最基础的。
想要绕过去可不简单。
等于得再开一条路。
“我知道你的疑虑,但其实很简单。”
纪尘用问题回答问题。
“你觉得建筑打印机的行为模式,像什么?”
“生成一个建筑,能像什么?”
秦琳琅先是感到疑惑。
而后又是惊讶。
像代码生成一个软件,只不过构筑的建筑!
他脸露恍然。
纪尘微笑点头:“星尘公司在计算机一路的开花,已经超越了你们的想象,甚至我都不知道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科学一般来说是反常识的,尤其是最初的发现,像是盲人摸象,摸到什么都有可能。”
“即便是西方不搞事,我也是准备研发生物计算机的。因为目前晶体管的密度已近当前所用技术的理论极限,晶体管计算机能否继续发展下去是个谜。”
纪尘说着自己的思路。
“所以,人们在不断寻找新的计算机结构。”
秦琳琅对干计算机的路还是抱有期待。
生物计算机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但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从中提取信息困难。
一种生物计算机24小时就完成了人类迄今全部的计算量,但从中提取一个信息却花费了1周。
这也是20世纪就提出了,开始研究了,但目前生物计算机都没有普及的最主要原因。
“说的不错,两条路都是要走的。”
纪尘点头。
“开创未来,引领时代!”
秦琳琅大声喊着口号。
然后又可怜巴巴的看向纪尘:“老板,什么时候让我见见另一个研究室的大佬们啊。”
“研究室搭建完了可能就看到了吧。”
纪尘无奈一笑。
到时候会有策展的科研援助。
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
这是达到一级文明的关键。
接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