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976 章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976 章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第3/3页)

无能,还请陛下治罪!”

    刘崧这个吏部尚书的难处,朱元璋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他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下,然后转头看向刘崧,缓声道:“咱可还记得洪武十四年那会儿,李敬担任国子监祭酒,而你呢,则是国子监司业。”

    朱元璋顿了顿,接着说道:“为了能让国子监的那些学生们都成为咱大明的栋梁之材啊,你刘崧可真是煞费苦心呐!日夜操劳,连觉都睡不好,饭也吃不下。结果呢,你看看你,还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头发就全白啦!”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有些沉重,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那天,咱特意换了身便服,悄悄地去了国子监。

    结果一到那儿,就看到你强撑着病体,还在坚持给学生们讲学呢。你那脸色苍白得吓人,可嘴里还是不停地念叨着那些学问。突然,你猛地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就这么直直地喷在了面前的教案上……”

    朱元璋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他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轻声说道:“当时,咱赶忙上前问你,为啥不在家里好生休养。你啊,却告诉咱,说天子任命你为国育才,你就应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朱元璋稍稍提高了音量,说道:“好啦,念在你这些年为官还算清廉,也算是尽忠职守了,咱就特别准许你,致仕还乡去吧。”

    旁边的同僚们纷纷用羡慕的眼光看向刘崧,仿佛他的全身上下都在散发着金光。

    在洪武一朝,能够登上高位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够善终、平安着陆的官员却犹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而刘崧不仅能够在洪武大帝的统治下辞官归乡,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恩赐,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致仕之后,竟然还能保留正二品的待遇,并且可以门荫子孙,这简直就是老天爷赐予的无上恩泽。

    刘崧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再次叩拜在地,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皇恩浩荡,陛下的恩典,老臣感激不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