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9章 国债最大买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9章 国债最大买家 (第2/3页)

眼全球,独此一号。

    至于国债,即将发行的93年国债,三年年利率13.96%。

    在人们的印象里,国债怎么也要比定期强吧,所以很快国家便发布了贴补浮动(同定期保值贴补)。

    这么一看还是93年国债香啊,加上保值,利率可以达到27%!

    听到国内的定期和国债利率这么高,陈青松也是一阵心动。

    对于陈家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抗膨胀。

    他们开银行三年定期给出的最高利率也不过7~9%,这就意味着他们即使掏空自家银行的存款还能在内地银行赚取至少4%的差价!

    黄盈信和陈青松立马便意识到这生意能做啊。

    所谓大钱求稳,小钱求快,这4%还没有算上央行的保值补贴。

    在内地国债并不是一个新玩意,早在82年国家便开始发行国债。

    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国债的价值,导致所有的国债都是由国企指派员工内部分担,就好比现在有的企业发不出工资了,说给大家等值期权一样不靠谱。

    后面渐渐衍生出了倒卖国债的黄牛党。

    在92年的时候,国家对国债贩卖改制,制定了承包承销商制度,你们卖给谁是承销商的事情。

    即使这样国债还是不好卖,92年发行的国债三年利率9.5%,要远低于三年定期。

    想到这,知道点内情的黄盈信提醒陈龙道:

    “老板,我觉得国债还是要观望一番,远没有定期来的实在。”

    陈青松也附和道:

    “是啊,买国债还不如存个一年定期呢。”

    一年定期高达十点多的利率,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陈龙却笑了笑,他直接拿起了电话,拨到了石代表的案头。

    “陈总,您有什么吩咐?”

    石代表的声音里透着一股热切,嘉宁在内地收购了不少工厂,如今内地生产的罐头和农产品远销海外,带动了不少地方上的经济。

    而国家主动贬值货币,为的就是吸引嘉宁这样的爱国商人加大在内地的投资。

    可以说他等这个电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陈龙再不打电话过来,他都有点沉不住气啦。

    “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